管制天際線 宜縣將設視覺景觀敏感區
姓名:白昕祐
系級:政二A
學號:06114112
內文:宜蘭縣近幾年來,在烏石港、羅東林場等景點周邊,出現突兀的高樓與建築,視覺景觀受到嚴重破壞與衝突。縣府正在進行宜蘭縣視覺景觀敏感地區研究,將指定重要視覺景觀資源與敏感地區,提出保育管制要點,對於敏感地區的高度予以限制。
建設處長黃志良說,都市計畫有的沒有規定建築高度,過去也欠缺視覺景觀敏感的研究,啟動研究案要對建築物高度、造型與顏色等納入考量,並選擇烏石港、羅東林場、宜蘭運動公園及龍潭湖作示範點,將來開發案必須在規範的高度管制下才能申請開發。
研究案訂定的四大目標,包括指定重要視覺景觀資源及敏感地區、探討視覺景觀資源保育維護方案、研議保育與維護的策略與工具、提出宜蘭縣視覺景觀資源保育管制要點,縣府預訂明年中完成期末報告,希望將研究結果以「入法」概念,納入都市計畫辦理。
心得:
面對都市發展和都市景觀,其思維跟策略其實以大方向來說,非常適合融合社會各界的思維和創新概念,這種人文薈萃所演變出來的城市底蘊,才是一個都市得以成長壯大、吸引外來人口的契機,也是很多偉大城市所歷經的過程。但是現今台灣的都市發展面臨的最大困境,就是缺乏總體規劃性,會使整個都市的協調性和規畫妥善度大打折扣。例如台北市北投區的山區以及七星山區,歷來都是台北市觀光重鎮和風景勝地,但是自從天母中山北路上一座大型豪宅建案落成之後,嚴重破壞的北投及七星山區的風景,使得整體都市天際線遭到破壞,也造成都市景觀的參差不齊,更使得附近居民對於採光的笑效果更加的不利,令人傻眼。
關於都市景觀,這其實國外有很多先例可循,而且是成功的案例,例如:京都,其對於都市景觀的把關,就十分的精準到位,其不僅在建築物限高有十分嚴格的限制,更對於建築物的景觀造型有多到令人咋舌的規矩,為的就是要維護京都千年古城風采的底蘊,讓其在現代化都市發展的同時,能夠保有傳統古都風采,這是十分難得可貴的都會治理思維,希望我國政府可以以此為借鏡,成為我國都市發展中需要更加重視的一環,也期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城市,能夠有如此協調、均衡、現代化的發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