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30日 星期五

第八次大事記


【標題】【綠色觀點】比爾蓋茲看到了什麼?再利用核廢料的「行波反應爐」


政二A 吳宗璟 06114148
時間:20181130
出處: INSIDE

【內文】


Photo Credit: Gates Note
本文由綠學院投稿授權刊登。

作者黃其君,人生有三十餘年投身於公益事業,目標是做環境生態守護全職志工。演講次數超過八百場,推動地方衛生、全國節能相關法案及公立機構設施的生態綠屋頂。目前為氣候先峰者聯盟成員,以及綠學院的客座綠色帶路人。

我知道,當你點開這篇文章時,你心裡想,這傢伙又來了,你知道「以核養綠」這個詞就是他創的,這人怎麼講都是核能有多好有多棒,跟這種人講不聽啦。綠學院不是說他們最面向產業,怎麼講都是太陽能有多好有多棒,把核廢料扯循環經濟幹嘛呢?

對於這篇文章,我建議先別急著貼標籤,把它當成奇聞軼事、科普新知來讀就好,這麼多年的環境教育工作經驗中,我發現其實人是很難被說服的,所以我也不想說服你什麼,反正都已經看到了這裡,還沒有把網頁關起來,那就再給我三分鐘,把它看完吧。

為什麼支持太陽能的人這麼討厭核能,而支持核能的人這麼討厭太陽能?
人是很難被說服的,但是人是可以被理解的。為什麼有些支持太陽能的人這麼討厭核能,這中間當然有許多複雜的原因例如商業利益、私人恩怨,不過我們也不要忽略情感的面向。這一代會從事太陽能產業的綠色工作者,許多都曾經是生態導覽員、環境教育工作者、社區營造工作者,甚至在街頭從事反核運動。這些人為了反核奉獻了一輩子,這時你跟他說核能有多好,那是在毀他的三觀啊。

而另一端,為什麼某些支持核能的人這麼討厭別人說太陽能萬能?不是說以核養綠嗎?反太陽能反風力發電,那你要養什麼?

這一代最早開始支持核能的人,幾乎都是因為工作需要,例如環工背景、核工背景、大電力專業的工程師,工程師都有很強的控制慾,希望事情都按照邏輯乖乖地處理,為了防呆、防蓄意在各種環節設計了多重保障機制與措施,他們根本無法理解一個基載能源(核能)放著不用,為了間歇性的太陽能、風力發電搞得電力系統不穩這是在幹嘛呢。所以這就產生一個很詭異的現象:即便支持以核養綠的民眾或專家,對各種能源配比也是意見分歧,所以才會讓人有以核養綠到底是想要養什麼的矛盾印象。

你可能以為:那至少我們這群人都覺得核能好棒棒了吧,講一個八卦,其實我們內部對於核能,也常常吵成一團。因為當前服役的三代核能機組雖然提供了 CP 值超高的電力供給能力,但是就燃料棒運用而言,使用率過低仍然是事實。使用乏燃料(Spent nuclear fuel,註一)無法直接再生運用,在國內這些使用過燃料棒因為儲存方案意見分歧,衍生社會長期紛爭,廢核與否我們都必須要面對與解決。

從車諾比或日本311等核災傷痛走出來的直接方法,是用科技重新升級往日的處理思維
為了要解決惱人的核能產出乏燃料儲存問題,我們就要回扣當前最夯,也是政府大力推動的政策及議題:循環經濟。循環經濟的概念出自「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理論體系,只是它更偏重在供應鏈和商業模式的設計上,藉由在供應鏈裡不停地循環能源與資源,形成封閉式系統,達成減量化的目標。

比爾.蓋茲發現,科技的進步可以解決核廢料問題,而且還可以順便加強多重避險機制。於是他與中國大陸聯手研發第四代小型模組化核技術,以核廢料來驅動行波反應爐(Traveling wave reactor, TWR),明年(2019)準備試運轉。這樣的行波反應爐不需要濃縮鈾(enriched uranium),只要使用核廢料貧化鈾就可以運行,甚至其自身產生的核廢料也能回收利用。

traveling wave reactor

▲(圖一)行波反應爐的運作原理。行波反應爐就像一支雪茄,有一個圓柱體,這就是核分裂材料的管,然後在一端點亮它。然後就像雪茄一樣,發生核分裂的一端就是發光區橘色處,灰色的部分則是灰燼區,分裂後的一端。 
資料來源:比爾蓋茲談能源 : 至零方休的革新
審視核一二三四廠本身仍然擁有再容納新增反應爐的空間,未來我們可以建置處理「使用過燃料棒」的小型反應機組,將過去近四十年來的乏燃料納入循環經濟體系中,藉由新一代機種將使用過燃料棒中未運用的 95% 能量,用罄方休,自然解決高階放射性廢棄物處理困境。

曾經反核的台大醫師王明鉅,在後來改變立場之後曾說過:「臍帶血對產婦和嬰兒來說是廢棄物,但是我們先把幹細胞儲存起來,等未來科技進步了,自然會找到再利用的方法。」這個比喻也同樣說明了核廢料和所有在舊的商業思維中被當成廢棄物的新的循環經濟商業思維的可能。

更重要的是,美國在今年(2018)已經完成修法,將乏燃料重新定義為可再生利用材料了。

要從車諾比或日本 311 等核災傷痛走出來的直接方法,除了從事太陽能、風力發電等綠色工作之外,我們還可以學習比爾.蓋茲,運用循環經濟思維,對核能正面迎擊!

(註一)乏燃料是英文 Spent nuclear fuel 的直接翻譯,即使用過的燃料棒,這是經由核電廠的核子反應爐產生。對現有核能機種而言,用過的乏燃料無法繼續維持核反應,但這其中仍然包含大量的放射性元素,以至於後續處理產生很大的爭議

【心得】
上週以核養綠的公投過關,坊間有很多學者分析此次公投對國家能源政策的影響。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一位學者提及,他指出政府對培植綠色能源是缺少了通盤及長遠的規劃,舉出國外很多發展綠能的國家是耗費數十年時間才成功,他們是經過長遠的規劃執行才能得到今日的成果,我認為台灣在這方面的確可以再多提出對於未來可行方案。雖然蔡政府明言此次公投並不影響非核家園的目標,不過的確成功讓不少人掀起一波核廢料去向、核四重啟的討論聲浪。

第十次大事紀

淡海輕軌試乘出發 地方盼快營運通車

時間:20181129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新北市政府三環三線-淡海輕軌綠山線,預計在12月即將完工通車,新北市長朱立倫今(29)日邀請新北市議員與淡水區的里長們試乘淡海輕軌列車,沿途有美麗觀音山、淡水河風景,裝置藝術也相當美麗,舒適度及穩定度都非常的高,地方希望盡快能試營運通車。
淡海輕軌是北台灣第一條輕軌路線,初期營運里程7.3公里,全線11座車站都設有台灣藝術家幾米為輕軌量身訂做公共藝術作品。淡海輕軌高架段的新視野,能讓乘客在等車及乘車時,將淡水河與觀音山的優美景緻盡收眼底。 淡海輕軌列車從設計、製造到測試,全車在台灣完成,車廂內大型觀景車窗設計,讓每一位乘客可將淡水美景一覽無遺,乘客上下車時,需自行按鈕開門上下車,達到節能減碳的效果,無閘門收費方式,開放式的簡易候車站,對民眾來說都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心得:推動綠色運輸是目前我國相當重要的一項政策,淡海輕軌是為我國繼高雄輕軌之後第二條完工的輕軌路線,但這兩條輕軌的定位有所不同。高雄輕軌第一階段的定位偏重於觀光,路線行經駁二、夢時代等觀光熱點,目前正著手規劃第二階段,未來將形成環狀路網。目前高雄輕軌第二階段形成較大爭議,因第二階段路線行經目前交通量大的大順路,且輕軌規畫走平面路線,對交通影響相當嚴重。

第十次大事記

系級:企三D
學號:05153483
姓名:陳汶俊
公投效應:2025後不確定度升高   
風電商憂在地產業鏈受阻
時間:2018年11月28日;上稿編輯: 陳文姿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15205
內容:
1124選後藍綠變天、2025非核家園條款即將失效,離岸風電股首當其衝的,週一開盤隨即重挫。今(27)海龍離岸風力發電計畫宣布與台灣菱重維特斯(MHI Vestas)簽署風機供應備忘錄(MOU),預計可為台灣增加400億台幣的投資。但廠商憂心表示,2025年後政策不明確性高,恐影響後續發展。
雖然離岸風電審查主責在中央,但建築執照、使用執照等仍掌握在地方。彰化、台中等離岸風電重鎮大選中翻盤,出席記者會的經濟部長沈榮津表示,「會主動去拜訪新上任的首長」。
3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攜手台灣菱重維特斯簽署風機供應備忘錄,經濟部長沈榮津應邀致詞。攝影:陳文姿

2025後政策不確定   廠商盼10GW以量價降帶動生產線

海龍離岸風力發電由北陸電力(Northland Power )與玉山能源合資成立,今年四月經過能源局遴選拿下海龍二號(2A)300MW開發資格。六月,再經由競標取得海龍二號風場剩餘風場(2B)的232MW、及海龍三號的512MW,總計拿下1044MW。
經濟部要求離岸廠商將部分生產留在國內、帶動在地產業鏈發展,才能贏得遴選。這次簽定的MOU是針對海龍2A風場的300MW離岸風機,風機將由國內生產供應,以符合在地化要求。如果產品能在品質、價格、交期都具優勢,後續的744MW也不排除繼續採購。
對於大選與公投結果,玉山能源董事長兼執行長陳聰華表示,政府將2025年離岸風電目標定在5.5GW,這部分政策確定,並不會太過憂心。他擔心2025後的計畫會暫緩、或是交給下一個執政決定,進度與規模將受到影響。
他表示,至少要10GW的產能才足以帶動產業鏈發展,原本能源局規劃2025年以後,以每年1GW的區段開發,在2030年總量達10GW。現在不確定性變高了。
MHI Vestas為全球第二大離岸風機系統商,僅次於Siemens Gamesa。陳聰華預估這次MOU內容約有400億的產值留在台灣,風機生產工廠在全球並不多,未來越南、日本、韓國的風機都可望由台灣供應。有穩定的政策,廠商投資才更有保障。
沈榮津則表示,這次公投並不涉及綠能,選民對綠能推動沒有疑慮,政策還是會持續。
20181127 海龍Vestas簽訂MOU
海龍離岸風電計畫攜手台灣菱重維特斯簽署風機供應備忘錄,經濟部長(左四)、業界均應邀出席。攝影:陳文姿

地方藍綠大翻盤  恐掌握關鍵審查

「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加上地方政府藍綠變天,對離岸風電的推動都有變數。陳聰華表示,縣府已經發出的同意函不會受到影響,施工許可是由中央發出,但建築執照、使用執照等,還是由地方掌握的。廠商還是需要新科縣市長的支持。
沈榮津也表示,地方對離岸風電發展很重要,他會安排時間去拜訪新上任的首長、傾聽他們的聲音。
沈榮津列出幾個離岸風電重鎮──例如水下基礎在南部興達與北部台北港、維運在彰化、組裝與重件在台中,此外,彰化、雲林、桃園等外海都有風場,也都會受益。
他說,身為經濟部長,有責確保風電發展順利,如果開發商因此時程被延誤,也會面臨罰款。

當前戰場  躉購費率本週公布

比起未來,目前廠商最擔心的還是本週即將出爐的2019年躉購(再生能源保證收購)費率(草案)。以海龍風電為例,遴選的300MW適用躉購費率[]而海龍2B、三號風場則分別以每度2.2245元、2.5025的競標價搶下。
陳聰華說明,之所以能在後期以低價搶標,要靠前期的風電躉購均分成本,如果明年費率再降,將不利於風電發展,希望政府將明年躉購費率不要再降。
他表示,國內供應鏈的報價是歐洲的兩倍,但為了符合本土化的需求,廠商還是要跟國內業者購買。國內供應商正要投資廠房、產線,還有很多經驗要學習,都是價格居高不下的理由。
沈榮津則表示,政府訂定費率要提出依據,廠商也要講不能降價的理由,這都有公開平台,費率公布後再經公開討論後才會定案。
[註]2018年離岸風電躉購費率每度5.8498元
心得:
  前幾天,公投結果出爐。民眾對於空汙問題有感,火力發電無疑被否決了;人民對於興建深澳電廠也不買單;然而,台灣能源比例有98%是仰賴進口,在現在飽受氣候變遷和空汙威脅,這樣的能源結構是無法長久的。因此,也導致台灣政府和產業端極力想要進行能源轉型,離岸風電被視為是台灣近十幾年來的最大投資機會,目前受全世界風電開發商矚目,因為,離岸風電在台可望建立全新產業,創造出大量就業機會和無限商機,並可以藉此帶動經濟發展動能,由此可見,綠電再生能源,不但是趨勢,同時,全球產業對此也高度關注。

2018年11月29日 星期四

第十次大事記


姓名:王亭勛
班級:政二B
學號:06114220
出處: https://e-info.org.tw/node/215142
日期: 2018/11/28

【標題】承諾2025年達100%再生能源 台企歐萊德一馬當先

【內文】
入陣百分百再生能源的企業再添一家!繼今年加入的大江生醫、生產「我的美麗日記」面膜的科毅研發外,台灣的國際美妝品牌歐萊德昨(27)日正式成為第三家加入RE100的公司,卻是承諾達到100%再生能源時程最早的公司。
RE100是國際知名再生能源倡議,從IT公司如GoogleFacebook、蘋果、微軟到IKEA、花旗銀行、耐吉NikeSONY均是其會員。加入RE100必須承諾在2050年以前使用100%再生能源,歐萊德的承諾是2025年達標,比起大江生醫的2030年、科毅研發的2048年更早。

永續、減塑、減碳 歐萊德承諾100%再生能源

創立於2002年的綠色髮妝品牌「O'right歐萊德」長期關注環保,連續兩年獲得巴黎全球永續美妝大獎,也是亞洲第一個取得德國再生塑料EuCertPlast certification成品類cyclos認證的企業。這次加入RE100,歐萊德董事長葛望平承諾:「整個企業組織於2025年前達到100%再生能源使用,堅持為地球做最美好的事。」
歐萊德表示,無論是工廠製造、或是公司、產業鏈、物流、行銷,歐萊德都一直持續減碳,今年也取得九項產品碳中和確證。此外,公司也設有太陽能與小型風機。為達100%再生能源,會優先將碳排放降到最低,無法削減的部份才會考慮以購買碳權或購買綠電方式抵減。


瞄準具影響力的會員 RE100帶動千億美金綠能投資

根據彭博新能源金融(Bloomberg New Energy FinanceBNEF2018年初的分析RE100128名會員共帶動940億美元的再生能源投資。RE100目前會員約156家,根據RE100的初步估算,帶動投資已經上看1200億美金。
RE100主席Sam Kimmins日前來台表示,還有數家台灣企業在考慮加入RE100,他期望代工大廠、用電大戶也都加入100%再生能源行列。
根據RE100資料,其所認定的再生能源種類為包括太陽能、風能、水力、生質能源(包括沼氣)、地熱能。
心得評論:
看到這則新聞的第一反應是老師剛好在上課也有提到歐萊德這間公司,但當時我其實沒有甚麼感覺,因為我認為在這個人人都倡議環保的世代,歐萊德不過就也是他們的其中之一罷了。然而,透過這篇新聞,我發現其實歐萊德是很不得了的公司,畢竟加入RE100的國家不乏大廠牌的公司,而歐萊德卻是承諾最早就能達到100%使用再生能源的國家。因此,我認為,歐萊得若原先沒有訂得處,怎麼可能可以說出如此有信心的條件呢?對此,我們不得不給歐萊德一些掌聲,我們也期待歐萊德真的能在2025前就達成目標,讓世界看到台灣的企業也是很注重環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