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第六次大事記


政二B 龔育婷 06114214

【標題】雨林凶兆?巴西環境與農業兩部將合一

【時間】2018/10/31


【內文】
一名顧問30日證實,巴西極右派總統當選人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將落實他的競選承諾,把環境與農業部合一。環保人士曾警告,此舉將危及亞馬遜(Amazon)雨林。

在勝選後的第二天,波索納洛已開始和重要顧問商談籌組新政府事宜。可能出任幕僚長的議員羅連左尼(Onyx Lorenzoni)說,農業和環境將在同一部門。

受到巴西強大農企遊說團體支持的波索納洛,過去就曾提出這項計畫,表示未來這個部門將由生產部門主導。

環保主義人士曾警告,從波索納洛的競選承諾來看,一旦他當選,對巴西亞馬遜將是個凶兆。

里約熱內盧州立大學(Rio de Janeiro State University)政治學教授蒙特羅(Geraldo Monteiro)說,由於波索納洛獲得農企遊說團體支持,他實際上是希望環保能為農企的利益所用。這種誓言農業將優先於環保的論調,讓環保人士非常擔心,警告波索納洛將毀了亞馬遜雨林。

波索納洛在巴西28日舉行總統大選第二回合投票中,擊敗出身巴西勞工黨(PT)的前聖保羅市市長哈達德(Fernando Haddad),將成為巴西的下任總統。

波索納洛30日也宣佈,為了感謝當初救活他的醫院,將把剩餘的競選經費交給院方。

63歲的波索納洛96日在巴西東南部米納斯吉拉斯州(Minas Gerais)茲灰福拉市(Juiz de Fora)掃街拜票時,遭左翼攻擊者刺傷,這一刀傷及他大腸,並失去全身約40%的血液,在經過醫院救治後才保住一命。

【心得】
  雨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在全球的環境變遷及保育上扮演極為重要的角色,而自工業革命以來,經濟快速發展,伴隨而來的乃是人類對環境的掠奪,雨林的面積不斷在縮減,此情況不只發生在南美洲,印尼更是嚴重。然在雨林急速縮減的情況下,巴西極右派上任後卻打算將農業部門和環保部門結合,如同標題及文內所說的,我認為此一行為會導致生態環境的破壞程度及速度更加劇烈,自古以來,農業及環境在某些情況下本是相互矛盾的存在,要開發就勢必須犧牲某些自然環境,而以國家的角度來說,應是要試圖去平衡兩者,這也是為何兩者不能合一的原因。
  極右派正在全世界各個角落興起,原因不外乎是對現狀的不滿及反動,但我認為經濟發展並不完全與環境保育或是永續發展的理念背道而馳,經濟與永續發展是可以相輔相成的,極右派在制定政策時應須考慮到環境問題,不能因民粹主義聲浪崛起就全盤忽略環境保育及永續發展的重要,民意是一時的,但環境卻是世世代代皆無法置身事外的重要存在,願代際正義能在極右派逐漸興起的世代被重視!

第六次大事記

空污是「新菸害」 WHO:全球90%兒童呼吸有毒空氣

系級 : 政二A
姓名 : 黃秉洋
學號 : 06114110

時間 : 2018/10/31
出處 : 環境資訊中心 TEIA  https://e-info.org.tw/node/214727

      英國衛報報導,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報告,有毒空氣正影響全世界數十億兒童,損害他們的智力,並導致數十萬人死亡。
      如今,空氣污染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香菸,該研究發現,世界上90%以上,總計18億的兒童正呼吸著有毒空氣,形成下一代的公衛定時炸彈。
      WHO表示,幾乎各個兒童健康領域的醫學專家都陸續發現空氣污染影響兒童健康的新證據,包括出生體重低、神經衰弱、哮喘跟心臟病,富國和窮國都不例外。
     調查結果恰逢第一次日內瓦空氣污染與健康全球會議開幕,世界各國和各城市將提出新的減少空污承諾。
      WHO研究發現,兒童特別容易受到空氣污染影響,因為污染物往往較集中在低處,兒童發育中的器官和神經系統也比成人更容易受到長期損害。
      該研究發現,60萬兒童死於髒空氣引起的急性下呼吸道感染,93%的兒童暴露於最具破壞性的污染物——PM2.5懸浮微粒。在較貧窮的國家,五歲以下兒童中,98%所暴露的PM2.5懸浮微粒濃度,高於WHO訂立的標準。
      孕婦暴露於空氣污染,與早產和新生兒體重不足有關。空氣污染還會增加日後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風險。
      WHO總幹事泰德羅斯(Tedros Adhanom)將空氣污染描述為「新菸害」,光是呼吸,每年就造成700萬人死亡,數十億人受到傷害。
      隨著全球吸菸率下降,空氣污染現在每年造成的死亡人數已超過香菸。然而研究人員認為,已知由空氣污染造成的危害,如心臟病和肺病,只是「冰山一角」。
      WHO報告發現,室內和室外的空氣污染都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問題。在較貧窮的國家,為加熱、烹飪和照明燃燒燃料,大幅影響兒童健康,WHO呼籲各國政府將推廣乾淨的替代品視為首要任務。
     WHO公共衛生和環境主任內拉(Maria Neira)博士說,「有許多直接的方法可以減少危險污染物的排放」,包括「加速改用乾淨的烹飪和加熱燃料和技術,促進乾淨運輸、節能住房和運用城市規劃。我們正在為低排放發電、更乾淨安全的工業技術和更妥善的城市廢棄物管理做準備。」

心得 : 
      空汙一直是世界在關注的問題,尤其是台灣。每年差不多現在的時候,大陸的霾害就會隨著風飄向台灣,使得台灣的空汙更加的嚴重,導致各大城市的空氣汙覽指數逐年上升,而目前全世界又找不到可解決這問題的方法,只能透過各項公約的簽署,並自我限制。然而,很多國家說這一套,卻做那一套,實在令人感到無奈。地球只有一個,空汙的問題再這樣下去,只會愈來愈嚴重,大家必須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人類的健康人人有責,你我把關。


2018年10月30日 星期二

第五次大事紀

系級:政二B
姓名:杜鎧佑
學號:06114241

波索納洛上台亞馬遜堪憂 WWF示警


出處:https://tw.news.yahoo.com/波索納洛上台亞馬遜堪憂-wwf示警-023419461.html(中央廣播電台)

【內文】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如果巴西總統當選人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想好好的履行他重振經濟的承諾,就應該停止他對環境的攻擊。
波索納洛的一名顧問30日證實,這位贏得28日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的前陸軍上尉,將把農業與環境部門合而為一。這令環保主義者感到憤怒,警告環保將遭到商業利益閹割。
受到巴西強大農企遊說團體支持的波索納洛誓言,在重振經濟之路上,不會讓環境問題擋道。
對於波索納洛的政策,可能對巴西天然資源、特別是有「地球之肺」美譽的亞馬遜雨林所產生的影響,環保主義者早已提出警告。
面對這場辯論,WWF堅持,一個強大的經濟和健康的環保,事實上是攜手並進的。
WWF在巴西的氣候變遷與能源計畫協調員納胡爾(Andre Nahur)說,森林在淨化空氣和水方面扮演的關鍵角色,應該被視為一種「環境服務」。它們保障了經濟的重要部門─包括農企和能源能持續生產、並對國內生產毛額(GDP)做出貢獻。
納胡爾表示,在今天的世界上,像是亞馬遜這樣的主要生物群落,在生物多樣性的流失方面已到了無止盡的地步,讓新任總統去承認這個社會環境議題,在維持經濟成長上所扮演的角色,將是至關重要的。
亞馬遜對大氣中二氧化碳和氧氣的交換非常重要,這與全球暖化息息相關,但亞馬遜每年有大約5.2萬平方公里的森林遭到砍伐,相當於哥斯大黎加的面積。
亞馬遜雨林大多位於巴西,WWF表示,過去50年來約有20%的雨林已經消失。為此,巴西近來年已採取重要步驟要來制止森林砍伐。
【心得】
亞馬遜雨林堪稱地球之肺,平衡二氧化碳的排放並容納數以萬計的物種,對於生物學與醫學的貢獻不可忽視。然而近幾年來巴西因應人口增加快速以及土地不足,開始大肆開發亞馬遜,一棵棵如同地球肺泡的樹木被砍倒,遭砍伐的總面積早已超過一個法國之大,對於棲息在該處的動植物亦是巨大衝擊,物種數目也快速下降;即便世界環保團體與學者都不斷呼籲要求巴西政府對於環境保護與經濟發展應有措施去平衡、保護,但巴西政府認為,憑什麼各國享有高度經濟發展的同時,巴西人民只能犧牲這55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去換取無法溫飽、擁擠的生活,因此巴西新任總統當選人波索納洛才會決定要將兩部會合併,以此宣示其振興巴西經濟的目標,但可以預見的是此舉必定會使亞馬遜的開發更加擴大猖獗,也讓人十分憂心。
我認為不論是哪個國家,包含開發中或是已開發國家,都應該重視環境保育和全球暖化的危機,我們看到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宣布退出巴黎氣候協議,也宣告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拒絕加入響應環保的行列,這是世界各大國不只應共生譴責、更應提出具體措施與作為予以制止和抵制的。我想,居住在地球上的人類,應該都希望擁有一個新鮮空氣、乾淨水源和無污染土地的生活環境,大家也應共同來維護我們的家園和星球。

第五次大事紀

澎首次放流小眼花簾蛤 人工復育海洋資源成效佳

日期:2018年10月30日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內文:澎湖縣水產種苗繁殖場30日上午,首次於澎南海域放流10萬顆小眼花簾蛤(海瓜子)幼苗,場長陳銓汶表示將持續研究建立穩定的育苗模式,未來除辦理人工放流外,亦將委託專業學術單位進行資源調查與放流成效評估,除建立基礎研究資料外,亦可有效提升放流效益。
小眼花簾蛤 (Ruditapes variegata) 俗稱海瓜子、沙蛤、花蛤、砂蜆子、雜色蛤,因濾水時出入水管前緣會呈現橘黃色,分類地位隸屬於軟體動物門、雙殼綱、 簾蛤目、簾蛤科、花簾蛤屬。一般棲息在潮間帶至潮下帶、沙泥灘或沙灘,以強有力的斧足潛砂而行。
水產種苗繁殖場近日也在馬公海域,放流水晶鳳凰螺(鳥ㄚ螺)8萬顆,期能藉由人工復育澎湖當地的漁業資源,希望增進當地漁民收益,象牙鳳螺屬中大型螺類,具有與其他螺貝類不同,向前推進跳動的移動方式。
水晶鳳凰螺因為身價水漲船高,目前市價每公斤有450元(餐廳每粒約30元)之多,澎湖年捕撈量3噸以上(約8萬粒螺),屬澎湖地區高經濟海洋生物,今年縣府種苗場已放流達22萬9,000餘顆;未來將朝開發人工飼料努力,期望能以人工飼養替代野生採捕,避免如同馬糞海膽一樣面臨野外資源過度捕撈的情況。

心得:
        看到這新聞我非常的高興,因為這則新聞事實上就和我第一篇的大事記心得相呼應,我還是維持我一貫的信念,海鮮不是不能不吃,但是如何吃得環保?必須要吃當季的食材,並且用養殖代替捕撈野生,讓我們的海洋生態圈有空間能夠喘息,才能達到永續海洋的世界,讓地球的海洋資源可以永續的發展下去,而不是短視近利,為了短期賺大錢,大魚小魚都撈,讓海央資源枯竭,希望這樣的觀念可以深深植入各個食客的心中!

第六次大事記

三峽污水毒魚 鶯歌瀝青廠排廢氣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14699
時間:2018年10月29日
內容:三峽、鶯歌地區近來污染問題頻傳,26日白天起嘉添里某間清潔劑工廠儲存槽破裂,工業廢水污染三峽河致使魚群大量暴斃;鶯歌民眾則深受阿四坑瀝青工廠及龜山工業區工廠廢氣所苦,居民也怒吼不要「以肺清淨空氣」,呼籲市府、各候選人應拿出對策解決污染問題。
不少三峽民眾反映,26日中午起三峽河水因為攪動冒出許多泡沫,「竹篙頭」等魚類也因河水污染大量暴斃,從大同橋到長福橋的河域可見許多死魚漂浮在河面。
三峽里長黃宗祥表示,大白天就有工廠排放工業廢水污染三峽河實在離譜,他發現後立刻就向環保局通報,最後發現嘉添里某清潔劑工廠因儲藏槽破裂,造成化學藥劑溢出污染河水,環保局也已依法告發。
由於空污問題嚴重,地方社群網站也將各市議員參選人拉入社群,並呼籲候選人提出方案解決空污問題,但迄今僅鶯歌在地的候選人蘇泓欽回應,若能當選願意雇用專人處理空污問題。

心得:空汙議題在近年來越來越風行,早年台灣人還不注意生活品質時,根本不會有人會去在乎這些東西,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空氣品質對大家來說也越來越重要。
台灣的空汙來源不外乎有二,本土汙染及境外飄過來的,境外飄過來的可以說是完全沒有辦法防範,本土汙染大部分是來自工業排放,如石化業或發電廠等,與境外汙染不同,本土汙染可以被人為的減少,我們一般人也有辦法來改善空氣品質,如透過連署要求政府修法工業排放量、檢舉不肖非法排放業者等,透過實際的行動,你我都有辦法能讓空氣變好。

第六次大事記

系級:政三B
姓名:施軒弘
學號:05114250

不讓地球哭泣 可口可樂百事承諾淘汰一次性塑膠包裝

時間:2018年10月30日
出處:
中央社上稿編輯: RayPeng

內容:
英國帆船手麥克阿瑟所屬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Ellen MacArthur Foundation)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合作,共推「全球新塑膠經濟承諾」(New Plastics Economy Global Commitment)倡議,多個各國最大包裝生產商、居領先地位的消費品牌、零售商、回收業者、政府及非政府組織等共250個單位也群起響應,誓言聯手淘汰塑膠包裝。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每年全球約有800萬公噸的瓶罐及廢棄物流入海洋,不但殺死海洋生物,最終還進入食物鏈,如果現有的污染趨勢持續不變,到了2050年,海裡的塑膠將比魚還多。
歐洲議會(European Parliament)上週投票通過,禁止歐洲聯盟(EU)所有成員國使用包括吸管、塑膠餐具等一系列一次性塑膠製品,以遏止污染。
「擺脫塑膠」(Break Free From Plastic)運動近期公布數據,工作人員在清理北美地區的塑膠污染時發現,64%塑膠垃圾來源為可口可樂、百事公司(PepsiCo)及雀巢公司(Nestle)三家公司,而這3個大品牌也紛紛投身這項倡議。
基金會表示,簽署方承諾淘汰一次性及不必要的塑膠,並將研發可回收的包裝,還將定期審查目標落實狀況並更新進度,以維持限塑勢頭
心得:
過去的人們為了講求方便,擅自利用大量的一次性不可回收的塑膠容器,造成當今人們環境的破壞,而塑膠不但是萬年垃圾,其無法分解的特性也造成許多垃圾掩埋場頭痛。如今有企業龍頭主動提出為了環保而要減少塑膠用量,對於現今刻不容緩的塑膠垃圾問題也是一大幫助。

2018年10月29日 星期一

第五次大事紀

抗空污、爭市場 汽車王國的交通減碳路-

德鐵挑戰氣候目標 2030年減碳50%、使用70%綠電


日期:2018年10月26日 &2018年08月29日
來源:環境資訊中心特約記者 陳文姿報導;陳倢伃繪圖

內容 :
捷運、火車、巴士在柏林南十字站(Südkreuz)火車站交會。站前的電動車停車場由太陽能系統供電,在此可以租借到德國國家鐵路(德鐵,DB)提供的共享汽車Flinkster。如果行李不太多,這裡也有德鐵提供的共享腳踏車Call a Bike。
204路線巴士也行經南十字站,這台柏林試驗的電動巴士就停靠在停車場前面,它使用地面的無線充電設備,靠站時車身稍微下沉就可以充電。利用這個時間巴士司機休息一下,十幾分後展開6.1公里的旅程。加上使用百分百綠電的火車,從出發到終點一路使用乾淨能源的旅程已經可行。但要普及到全德國,不少問題還待克服。
柏林火車站。攝影:陳文姿
德鐵的共享汽車服務Flinkster。攝影:陳文姿

順暢的綠交通網  人們更願意使用鐵路   

「不能只是提供火車,便利的轉乘非常重要,這樣民眾才會搭乘火車」。德鐵利益關係管理暨環境創新部門主管歐施曼(Milena Oschmann)指出。
從訂火車票開始,德鐵旅客可以得到一段免費的城市公共運輸票,一下火車就可以轉乘巴士或捷運。攜帶腳踏車上火車或捷運都很普遍,德鐵也在43個城市提供的腳踏車共享服務。在許多沒有地區巴士的小城,也可以找到德鐵巴士。
火車旅行舒適又減碳,但沒有好的服務,旅客就會轉往其它運輸。除了競爭對手,德鐵的敵人是準點率,不少旅客抱怨火車誤點嚴重。沿路居民抗議的噪音也亟待解決,但德鐵仍立2030年減碳50%,70%的電力供應使用再生能源的氣候目標。誰能幫德鐵更綠?
3
Das ist grün/unterwegs mit ökostrom (與綠電同行),德鐵火車朝向綠色能源努力。攝影:陳文姿
德鐵的共享腳踏車服務Call a Bike。攝影:陳文姿

誰來幫火車更綠?借助百萬旅客的力量

便利的手機APP訂位是世界潮流。德鐵的APP整合度良好獲得旅客青睞,無論是網路或手機訂票後都無須取票,用手機條碼就可以取代車票。這個看似「微小」的減量,乘上每天550萬的旅客運量[註]竟引來德國紙業的抗議。歐施曼說,他們抱怨許多工作機會因此被扼殺。
不是每項嘗試都能獲得青睞,德鐵的碳里程計算服務使用人數就不多。購票多付一歐元支持使用百分百綠電的活動,一般旅客支持度也不高,但使用德鐵運輸的公司倒是很支持。
歐施曼說明,這顯示公司行號更願多付出一點,也有助於公司形象,因此貨運部門仍維持這項活動。

百年火車更新不易  巴士尋求國外解答

採用更節能更生態的新型車輛是最基本的。擁有4萬輛火車的德鐵去年底啟用新一代高速火車ICE 4,比起以前的ICE火車空調系統更穩定,耗能減少22%。根據德國之聲報導,德鐵不再一味追求高速,以效率為重,「空氣阻力增加噪音,而且能源消耗不成比例,從經濟上來講很不划算。」
但回想ICE 4從2008年開始招標,漫長的研發、建置、測試與審查過程,等到上路已經十年。顯示火車系統要跟上時代還是太慢,尤其部分地區仍在使用柴油引擎。
針對還未電氣化的區域,德鐵也在尋找解答。德鐵在東部Erzgebirge試行EcoTrain,讓柴油引擎配備鋰離子電池變成混合動力火車,減少碳排與節省燃油。
在地區電動巴士的採購上,德鐵已經看向中國。歐施曼無奈地說,德鐵是國營公司,當然希望以德國優先,但歐洲電動巴士市場選擇實在不多,價格也太高,並不符合營運成本。
今年初,德國聯邦環境署公布運輸部門2016年碳排不減反增,主因是道路貨運占比上升與私人重型車輛增加。作為國家鐵路,如何讓人們愛上大眾運輸,德鐵角色日益吃重。
5
柏林運行的電動巴士。攝影:陳文姿
[註]德鐵還有其他貨運、巴士服務。550萬是指每天德國境內火車的服務人數。

心得:
德國對於能源的轉型,一直以來都是台灣能源轉型議題的主要參考對象,德國以減碳50%,70%的電力供應使用再生能源的氣候目標,是建構在交通建設已經逐漸發展成型的國家中,以及物聯網與共享經濟普遍的城市中,相對應台灣或甚至台北對於物聯網行動支付以及共享經濟、交通的使用層面上,還沒有完全深入到各層面的族群,扣除掉北捷較多中老年人搭乘,UBIKE、Wemo等,第二層交通鏈上的使用上,大多還是以年輕人為主,但我認為與德國不同的點在於,台灣的機車數量遠超歐美國家,排放廢氣以及造成交通阻塞,則很難將這種情況改散,故我想,台灣政府應該先將自有車輛做一定的管制,並配合智能交通鏈的發展,才能開始追隨歐美所謂的轉型。

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綠色社會運動與政治1029課堂議題介紹

本週挑選的議題菜單如下:

一、國際議題|
在糞便中發現塑膠微粒 人類把自己製造的塑膠垃圾吃下肚了

環境污染出現前所未有的新途徑:食物鏈

二、國內議題|社子島系列:開發忽略的其他價值

都市更新案裡此起彼落的抗爭形成近年台灣的一脈社會議題,這正是地方空間邏輯向流動空間邏輯的控訴、對抗。幾乎無可能倚靠在地人而自勝,公民社會的往往只能靠機運,試圖取得政治投機客的贊成。
本系若欲發展一組城市治理相關課程,如何協助同學考察全球化的、流動空間的邏輯,以及認識地域的地方空間邏輯?在資訊時代中,政治學的治理知識應站在什麼位置並發揮什麼作用?綠色政治的觀點為什麼是重要的?
請同學們試想「生態主義」對抗「開發至上」的策略。



課堂簡報:1029

綠色社會運動與政治1015課堂議題介紹

本週挑選的議題菜單如下:

一、國際議題|暖化守住1.5 °C有可能 但須「前所未有的努力」

人類幾世紀以來以不利己的方式改變世界 無視後代的生存環境

二、國內議題|台灣能源政策爭議:以核養綠?非核家園?
零污染是烏托邦,最可行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為了共同的生活與永續的未來,在做政策討論與抉擇時,公民因考量物理性與社會性環境因素,辨識每個倡議訴求的預設邏輯是否有誤,執行規劃是否長遠而計。
公共正執行過程是否合乎程序、法律。


課堂簡報:1015

第四次大事紀

系級:政二B
姓名:杜鎧佑
學號:06114241

遏止海洋污染 歐洲議會高票通過限塑法案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14674(環境資訊中心)

【內文】
為遏制塑料製品對海洋污染日益嚴重的勢頭,歐洲議會今天(24日)以壓倒性多數投票通過限塑令,歐洲聯盟所有成員國將禁止使用塑膠餐具等一系列一次性塑膠製品。
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歐洲議會在對這個限塑法案進行表決時,有571票贊同,僅有53票反對。
據報導,被這項法案列入禁止使用清單的物品包括塑膠餐具、餐盤、吸管、攪拌棒、氣球桿、棉花棒等日常用品。該法案同時呼籲歐盟的食品與飲料業者減少使用塑膠杯、塑膠瓶等一次性塑膠容器。
法案並要求,對於其他「尚未有替代品」的塑膠製品,例如漢堡盒和三明治包裝,歐盟的每個成員國必須在2025年前減少25%。
限塑法案在歐盟各國正式生效前,仍須通過若干程序,不過從這次在歐洲議會上獲高票通過來看,預計以後的程序應該都可以通過。歐盟已對外表態稱,希望限塑令可以於2021年前在所有成員國生效。
【心得】
石化工業和塑膠產業曾經被視為非常重要的前瞻性產業,也是許多國家在發展石化相關產業時的利益核心;它讓我們享有更為便利的生活,在我們生活中無處不見它的蹤跡,然而諷刺的是,這樣的無處不見也逐漸進入到土地、海洋、河流,並侵入了我們的食物鏈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有關海洋生物誤食塑膠而致命的新聞,更不用說大型生物如鯨豚的體內能有多少塑膠和重金屬累積。
我想不只歐洲對於塑膠造成的污染和傷害有所意識,我國也已在今年(2018)年宣佈禁止六大日常用品中添加塑膠微粒,以免塑膠微粒大量進入海洋及河流。近兩天的新聞也指出,有八個已開發國家民眾的糞便中發現塑膠微粒,即便目前仍無研究證實塑膠對人體有害,但也讓我們人心惶惶。

第五次大事記

標題:豬也能當「皮卡丘」——中央畜牧場的沼氣發電


出處:綠色和平專題報導 - 2018-10-08

內文:豬肉是臺灣人攝取肉類主要來源之一,全臺目前有五百多萬頭豬隻,若能善加使用豬糞所產生的沼氣來發電,「黃金」就真的能變黃金!全臺灣第一位落實沼氣發電的民間養豬業者——中央畜牧場的蘇鵬,從改善污水問題的初衷,進而栽進沼氣發電的世界,翻轉了社會對「養豬業」的扭曲眼光,更往著循環經濟的目標堅定地前進。
「臺灣養豬沒好好利用沼氣,介可惜,因為沼氣就是免費的尬酥(gas)。沒有好好利用會造成環境污染。好好利用就是能源。」投入沼氣發電至今近三十年的蘇鵬總經理,用著與屏東精神抖擻的日照相稱的臺語誠懇說道。談起自己的初心,他又語帶靦腆地說其實很簡單,就是想留給下一代一個願意接棒的良好執業環境。然而正是這樣單純的初衷,引領他一步步邁向沼氣發電的世界。如今,蘇鵬實現了臺灣第一個、也是規模最大的沼氣回收發電廠。
失敗,也是剛剛好而已
蘇鵬說在民國78年時,一開始只是想改善污水問題以符合環保法規,回收沼氣僅僅是第二順位。到了民國80年農委會首次推動沼氣發電,卻因缺乏好的政策配套,加上畜牧業者在這方面的知識尚不足,機器設備也不佳,收集甲烷過程中,無法排除硫化物與水氣,「所以如果失敗的話,也是剛剛好而已啦」蘇鵬笑著說道。
在二十多年前的臺灣,要做沼氣發電,是毫無前例可循的,「雖然當時失敗了,但失敗也是很重要的。」蘇鵬說道。這個失敗作收的體驗,讓他發現了一件「蓋促咪」的事情:豬糞產生的氣體竟然經過發電機後就可以發電!利用沼氣來發電的種子此時便深深植入他的心中,他暗下決心,如果有一天技術成熟,還要再來嘗試!
26,000頭皮卡「豬」能發出五千度電力
於是蘇鵬開始四處請教專家,也自己研讀資料。只要有沼氣發電相關訊息都會特別關注。直到民國100年,因當時的屏東縣長曹啟鴻推動綠能發電,在一次場合上,聽到臺大教授蘇忠楨談及生物脫硫技術的演講,決定再投入資金,實踐二十年前那件「蓋促咪」的事情。
蘇鵬將過去失敗的經驗都當做寶貴的經驗,這次是謹慎地「撩下去」。找了漢翔(航空工業)協助發電設備,蘇鵬打趣地說:「我是第一個跟漢翔買發電機的,我們養豬的都跟航太工業結合了。」除了與臺大蘇教授合作生物脫硫之外,也與其他領域專家共同從做中學,不斷修正實際操作的細節,過程中許多眉眉角角,都在他用照顧豬隻般的耐心之下,逐步建制起沼氣回收系統,讓沼氣發電步上軌道,並在民國101年開始發電。
蘊藏在蘇鵬內心多年的沼氣發電種子,在他堅持之下一步步實現,如今,他的養豬場有26,000多頭豬,今年底前,將從目前三部發電機增加至五部,預估24小時不間斷能產出每日約5,000度電!
養豬的循環經濟藍圖
「我們養豬又不是養一天、兩天就好,要長期永續經營,所以要將這些細節,想遠一點、廣一點。雖然是養豬,我們也可以為環保盡心力。」蘇鵬知道,要改變大眾對養豬是「髒亂、臭氣熏天」產業的刻板印象,首先就是要能夠提升產業形象。
他說,豬糞發酵、厭氧後,剩餘的殘渣還可以做肥料,用來澆灌其他農作物。厭氧後濾出的水分,現在正與成功大學一同研究,要用來養藻類,將藻類再發展為豬的飼料,養殖藻類的水並可以用來澆灌農作物,或是作為清洗豬舍的用水。「好好利用是沒有廢棄物的。我覺得這(藻類)是有可能的,只是還有很多的細節要繼續去努力。」蘇鵬分享他養豬的下一目標——達到循環經濟。
走在前頭的雄心,希望政府跟上
蘇鵬不吝投入大量資金來建設設備(像是全臺第一個使用玻璃纖維裝豬糞!)從沼氣發電、養藻類,接下來還要做熱回收。已經走在很前頭的他,信心滿滿地表示,以南臺灣的氣候條件以及自己落實的成果來看,臺灣利用沼氣的技術已然成熟,極為適合以沼氣發電作為穩定電力。
民以食為天,關切與解決臺灣的農業勞動人口逐漸高齡化是迫切的課題。「因為這是個很辛苦的行業,產業如果要健全,應該要讓年輕人加入。讓養豬的周遭環境變好,也要能讓他們有固定獲益,才能吸引意願投入的人。」深知臺灣養豬業重重困境的蘇鵬有感而發說道,這讓他有種使命感,要分享自己的經驗讓更多人知道,他認為要解決環環相扣的產業問題,沼氣發電是一帖良藥。只要改良設備、回收沼氣,不僅解決了污染問題還能用作發電,做到接近零排放,永續經營。
有許多畜牧業者、養豬業者來向蘇鵬請益,他都樂意且不藏私地將自己的電廠設備、經驗與他們分享,但這些業者多半無法付諸實踐、不了了之,最主要原因為何?蘇鵬語重心長地表示,政府若有心推廣,應該讓沼氣發電能夠躉售,並將行政流程簡化,才是對有心要投入沼氣發電的養豬業者積極且實質的幫助。


心得:目前世界上面對著能源危機,石化能源不能夠支撐往後幾世代的需求,在這種困境下,我們確實需要發展更多的能源供應,除此之外石化能源對地球的環境影響非常嚴重,溫室效應越發越嚴重,石化能源已經嚴重破壞了地球的生態,面對著這些挑戰,人類真的需要好好發展可以替代的能源,不僅為了我們的健康和居住,也是為了地球上所有生物的未來。

第五次大事紀

社子島二階環評 挨批溝通不足 居民憂「要把我們趕出去」

日期:2018.10.26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 賴品瑀報導
社子島開發計畫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此案由北市府自願進入二階環評,由於民眾指控溝通不足、環委也認為當中的防洪計畫,北市府僅一口保證「應該不會」,並無法被說服,還需要補更多資料來說明,因此此案還將繼續舉行延續會議,不會在今天就做出決定。



DSC07071
社子島開發計畫26日在台北市政府進行環評審查委員會。賴品瑀攝。
北市西北側的社子島,位處基隆河與淡水河匯流處,開發面積約302.1公頃,由於將全以區段徵收方式進行,且將有大規模的整地及大地工程,可能衝擊當地1.1萬名居民既有生活方式、改變北市的防洪與生態等,引發民間的關注,因此北市以二階環評處理。
社子島案在2017年2月確認進入二階環評,在同年10月完成範疇界定討論,經2018年7月的兩次現勘、環委員及相關機關書面審查。如今進入北市環評審查委員會,由於北市地政局土地開發總隊就是開發單位,因此市府機關委員全數迴避出席會議及表決。

防洪功能遭質疑 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

社子島地區在2010年5月獲行政院核定防洪計畫,全區計畫要採高保護方式,原本的計畫是區內人居地須填土至8.15公尺高程,導致整體填土量高達1625萬方、開發期程長達13年。後來台北市修改計畫,市長柯文哲喊出「加速發展、儘早解禁」的辦理原則,改推「生態社子島」,強調全區仍維持200年防洪頻率標準,島內以挖填平衡為原則,填土土方量下修為540萬立方公尺。
台北打算分兩期開發,預估要11年完成開發,並規劃要設置兼具滯洪功能的生態濕地公園,喊出改善當地公共環境,並以海綿城市及田園城市為發展概念,推動還地於河、創造水岸城市等理念,作為北市水岸復興的最佳示範區。 
為了景觀滯洪,北市府將興建運河,長約2.5公里,主要河寬26至50公尺之間,1.5河床高度,但這個200年的防洪頻率標準是否足以因應目前極端氣候頻傳的狀況?北市一再以「應該不會」的說詞來回應,遭環委要求補充資料來證明,更表示並不能說填土的數量已經大幅減少,就一定會比較好,北市府還是應該具體說明才行。

問卷草率 民眾擔憂將來買不起、將遭掃地出門

「我們並非反對開發,但是市府給的條件太差了,是要把我們趕出去!」福安里里長謝文加批。北市府提出的兩期開發、「先安置後拆遷」的承諾,在當地居民眼裡,在沒有妥善完成意見調查的狀況下,顯然只是想走完程序與SOP,他們無法信任未來能落實「戶戶安置」的承諾。更有民眾擔憂,區段徵收後,能分得到屋舍恐怕更加狹小,最後將被迫離開社子島。
社子島案在今年6月以內政部有條件通過都市計畫,其條件包括了,盡量保留聚落、人文的紋理關係、社子島現住戶安置計畫要逐戶列管。二階環評範疇界定會議中,也納入開發將影響的社會經濟調查,包括採科學研究方法進行遷村、補償、遷村範圍及人數;分析及評估,開發後生活條件改善和經濟教育增加與否;調查(訪查)的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
由於社子島開發將採取全區區段徵收,可見政府已經設想到此舉將對社子島在地1萬多名居民將造成相當大的社會擾動及影響,因此要求在環評中,必須對社會經濟調查項目、對象、內容、範圍等細節應與里長及居民說明溝通後再展開調查。
「問卷訪查凊彩(台語)問、社評報告從頭做」當地自救會批,北市府在民意收集上,非但未與里長充分溝通,對於問卷調查實施前應舉行的座談會,更未充分通知宣傳,多數居民均不知情,溝通過程極為粗糙。社子島居民總共4258戶,最後僅完成2047份,僅完成48%,連一半都不到。
自救會成員柳志昀指出,當天的座談會,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溝通作用,除倉促通知造成出席人數不過30人,且居民提出的疑慮市府完全忽略,問卷的內容沒有為此做任何修正,且問卷內容多有誘導式選項,而很多問題的答案,例如家庭年所得、不動產金額是否低於中低收入戶等,答案是「不清楚」、「不知道」為六、七成的最高佔比。再者,補償方式、是否願意參與協力造屋也都近六成回答「未決定」,也顯示溝通不足。
柳志昀質疑,這樣一個從問題到回答者的回應都有問題的問券實在粗糙,根本無法反映社子島居民在地的真實生活。

傳統慶典、文資獲保留少 只做「影像紀錄」民眾擔憂

柳志昀舉例如「夜弄土地公」的傳統慶典,社子島具有相當多極為重要且有百年歷史的傳統活動與文化資產,當地也有很多地方庄頭的土地公,許多緊密連結聚落關係且活躍的文化活動,但市府卻揚言說,只打算以「影像紀錄」這種最為消極的方式保存。
台北大學社工系學生葉奕瑄表示,社子島擁有許多在地古厝、重要文資,像是在地的意義就是每天祭祀的家族厝,鄰近的士林區洲美里正是社子島的前車之鑑。當時忽視了原聚落紋理,造成目前許多文資遭到破壞,甚至因為當時沒有規劃,現在就算想異地保存,都找不到空間做。
當地自救會呼籲,市府應重視在地居民及原有聚落的權益,讓社子島回歸居民為主體的計畫。社子島應以參與式規劃,發展以聚落為出發的規劃方案。

第五次大事記

系級:企三D
姓名:陳汶俊
學號:05153483
Timberland志工參與坪林友善農業 在地茶農以茶相待
時間:2018年10月24日;上稿編輯: 周品翔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14621

內容:
在北台灣連日降雨後,蒙受老天爺的眷顧,在本月20號時賜予天柏嵐(Timberland)37位志工們和台灣環境資訊協會一個舒適涼爽、適合執行志工服務的天氣。本次活動與臺灣藍鵲茶合作在坪林舉行,讓志工們體驗製茶、協助施行友善農業的茶園除草。

Timberland的會員志工們在環資以及臺灣藍鵲茶的帶領下,藉由在地茶農的介紹認識坪林的製茶產業,並了解友善農業。攝影:林芊妤

平時喝茶,也要了解茶的生產過程

坪林位於翡翠水庫的上游集水區,是台北地區的重要飲水來源,因此被列為重要的水源保護區。坪林地形多為丘陵地,加上潮濕、雲霧瀰漫的氣候,是茶樹適合生長之地。在地茶農家戶都有代代相傳的製茶技術,具有從種茶、採茶、萎凋、揉茶、炒茶、烘焙到包裝皆可獨立完成的「一條龍」模式。里長梁金富大哥說明,每位茶農依照自己不同的經驗,在各個製茶階段皆有一套自家的獨門技術,培育出各家不同的滋味。

里長梁金富大哥為志工們介紹自家茶園。攝影:周品翔

為了讓志工們更能了解製茶產業,梁金富大哥除了介紹自家茶園讓志工們瞭解茶樹的種植外,也帶領志工參觀製茶廠學習製茶。現今製茶追求速度、效率,大多已採用機械化生產茶葉,但親身使用古早的手工方式製茶,更能讓志工們貼近製茶文化。志工們在體驗揉茶的步驟時,需要用力將茶葉揉成球狀,使茶葉互相摩擦捲曲成條、破壞細胞組織,使茶汁流出以利沖泡,有志工表示覺得過程滿辛苦的。講師許金佑大哥說以前製茶是老媽炒茶、小孩生火、老爸用腳踩,因為要用全身的重量揉捻。由此可見,早期製茶繁忙時期,可說是全家總動員呢。




志工們輪番上陣、賣力地揉捻茶葉。攝影:周昭蕊

茶葉經揉捻後捲曲成條,散發出陣陣香味。攝影:周昭蕊

推行友善農業,共同維護自然環境的健康

坪林茶業在使用化肥及噴灑農藥的慣行農法下,卻也為環境帶來一層隱憂,因為這些農藥很有可能流入水庫,並經由食物鏈進入人體。有鑑於此,臺灣藍鵲茶負責人黃柏鈞帶著「流域收復」的概念,鼓勵坪林茶農利用環境友善的農法種茶,不使用除草劑及農藥,希望更多茶農可以加入友善農業的行列。目前已有12位茶農、18片茶園加入,希望有朝一日這一流域可以不再使用農藥,還給野生動物一個安全的生活棲地。
但是不使用除草劑和農藥,意味著必須要有更多的人力除草。因此這次的志工服務即是幫助在地茶農,拔除茶園中的雜草。志工們人手一雙手套,分散在茶園中奮力將雜草拔起。在志工服務結束時,37位志工在2小時內,一共清除了215公斤的雜草。藍鵲茶的工作人員楊世成表示,志工們通力合作可以在短時間內清除那麼多雜草,但如果只有茶農自己除草,將是件非常耗時耗力的大工程,因此很感謝志工們的幫忙。
志工所拔除的「雜草」中,有些其實是可食的野菜,經過工作人員的介紹,志工感到非常新奇,甚至將拔起的野菜帶了回家,準備作為晚餐的加菜。第一次參與活動的志工李季蓉也表示看到各種生物,覺得很特別。這些也顯示友善農業的重要性⏤讓生物可以和農業共榮共存。

志工們散佈在茶園中努力除草,為友善農業出一份力。攝影:林芊妤

經過兩個小時的努力,一共清除了215公斤的雜草,幫了茶農很大的忙。攝影:孫秀如
志工活動的最後,志工們除了可以拿到一包自己手揉的茶外,也讓志工們嘗了嘗自製茶的味道,更品嘗了在地的紅玉紅茶、蜜香紅茶。志工馮紫琳說:「在活動結尾時,品嘗了三種茶。尤其還可以拿回一些上午揉的紅茶,真的很感動,那是種特別的感覺。」大家一邊舉杯細細品茶、一邊分享今天的感想,活動也在陣陣茶香中結束,期望下次與坪林茶鄉的美好再會。

活動的最後,每位志工都得到一包自製的茶,自己動手做、做中學的茶葉,是一日茶農體驗最好紀念品。攝影:周昭蕊
心得:
  翡翠水庫的上游集水區,是台北地區的重要飲水來源,因此被列為主要的水源保護區;同時,也是茶樹適合生長之地。為了能讓志工們更加熟悉查農業,當地茶農帶領著志工一同來瞭解茶文化,除了帶領志工參觀製茶廠學習製茶,親身使用古早的手工方式製茶,讓志工們貼近製茶文化以外,更重要的是推行友善農業,因為,唯有透過實際的體驗,才能讓大家共同瞭解到與自然環境生態共生共存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