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第五次大事記

迎戰「以核養綠」公投 廢核平台成立反對方辦公室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14652
日期:2018年10月25日
內容:年底九合一選舉將合併10個公投案,其中,由領銜人黃士修提出的「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以核養綠」編為第16案。全國廢核行動平台為爭取電視辯論會的反對方資格,昨(24)日向中選會遞交成立反對方辦公室申請。
今(25)日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召開記者會,宣布成立北中南三個辦公室,集結反核力量迎戰,請民眾對16案投不同意票。時代力量、社民黨、綠黨、樹黨、基進黨等政黨均出席表達反核立場。

25-1
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提醒核電廠的環境破壞以及核廢處理的困難。攝影:陳文姿

反核聯盟:「以核養綠」實質重啟核四、檔綠養核

以核養綠公投的正式內容為「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相對民進黨政府所提的核能0%、燃煤30%,再生能源20%,天然氣50%,黃士修提出的「潔能家園1234」以核能20%、燃煤40%,再生能源10%,天然氣30%為主要訴求。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表示,廢除電業法95條第1項意即將使用30多年,即將面臨除役的老舊核一二三廠繼續延役,並重啟核四。「以核養綠」只是意圖恢復核電的話術,事實是「檔綠養核」。
平台發言人崔愫欣表示,「以核養綠」讓大家誤以為綠能來不及達成20%,所以先用核能。實際卻是以核能做為綠能,調降再生能源比例,甚至增加燃煤比例。
她補充,再生能源要達到 20% 確實要很辛苦,但民進黨執政一年半以來,再生能源已經快速成長,應該要督促民進黨前進,但擁核團體意見卻是要拉民進黨後退,把核能當作綠能。
崔愫欣說,全國廢核行動平台將全面迎戰,除了文宣、街頭宣講、公布各種資訊外,特別成立反對方辦公室,是為爭取參加電視辯論會資格。昨已經申請書遞交中選會,並在台北、台中、高雄成立辦公室。她呼籲民眾向核電說不,對16案投不同意票。

以核只會養核 民間團體、政黨表達反核

地球公民基金會副執行長蔡中岳說,以核養綠訴求核電20%,核一二廠已沒有地方擺放燃料棒,只剩恆春的核三廠最可能延役,將持續撕裂地方。以核養綠的能源配比將讓PM2.5排放與碳排變高,延長老舊燃煤電廠,不會減緩空污,甚至更嚴重。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指出,核一二三廠的執照都在2025年底前到期,不應使用過期核電廠。核四繼續興建要再投入478億元,將這筆經費用在綠能與節能,才是真正的「養綠」。

25-3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以核電廠正常除役年限說明2025核電廠繼續使用將會是過期的核電廠。攝影:陳文姿
主婦聯盟環保基金會董事長賴曉芬表示,主婦聯盟力推能源民主,希望每個人重新認識用電。而非無視核電風險,核廢料用後就丟,將問題留給後代。北海岸反核行動聯盟執行長郭慶霖提醒,至今還沒有高階核廢料選址辦法,擁核人士為何能講核廢料很好處理?
時代力量、社民黨、綠黨、樹黨、基進黨、歐巴桑聯盟、左翼聯盟等均出席表達反核立場。歐巴桑聯盟表示很憤怒,政府放任不實的資訊流竄,對再生能源缺乏系統規劃,放任工業用電浪費,導致民眾對能源感到焦慮,讓以核養綠言論升起。時代力量表示,41位參選人政見都已納入反核與能源論述,以核只能養核,從來無法養綠。
心得:
最近「以核養綠」的公投過了門檻,即將在年底與大選一起進行投票表決,這公投若過了,將會對蔡英文政府的「非核家園」政策帶來莫大的衝擊。擁核還是廢核一直都是台灣社會一直不停在爭論的議題,我個人是反對「非核家園」這個政策的,以下說明原因。
  1. 綠電成本過高:根據台電官方網站的資料顯示,核能發電一度電的成本為1.24元,是所有發電種類中成本最低的發電,反觀綠能,首先先看到水力發電,成本為一度電1.67元,成本是核能的1.3倍,再看到再生能源發電,成本為一度電1.77元,是核能的1.5倍,接著風力發電,成本為一度電2.14元,是核能的1.7倍,最後是太陽能發電,一度電的成本竟高達7.88元,是核能的6.3倍之多。由此可見如果照「非核家園」的計畫,將綠電提升到總發電量的20%,發電的成本必定會飆升,電價也會跟著飆升,實在是不符合成本效益。
  2. 「非核家園」計畫進程過快:「非核家園」計畫在2025年達成,但仔細想想,根本不可能。以目前台電官網上的資訊來說,去年再生能源竟只佔總發電量的5%,距離2025年大限只剩7年的時間,要在7年內將5%提升至20%,怎麼想都是不可能的,畢竟看看德國,他們將綠能從5%提升至20%都需要花費12年的時間了,7年達到目標對台灣來說根本是天方夜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