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6日 星期日

第十一次大事記

系級:企三D
學號:05153483
姓名:陳汶俊
學術調查:44%民眾誤認核能是台灣發電主力
時間:2018年12月06日;上稿編輯: RayPeng
內容:
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5日舉辦「公投試煉後,如何重建台灣能源轉型的社會信任?」論壇,會議中公布「台灣長期能源轉型公眾感知調查」。根據中心執行長張國暉報告,82%民眾關心能源政策發展,但僅有32%受訪者正確了解燃煤火力為台灣目前主要發電方式,有44%受訪者認為主要發電方式是核能,另有57%受訪者不清楚政府在2025年訂出再生能源占比達到20%發電比例政策目標。
風險中心主任周桂田指出,民眾對能源現況的認知以與實際差距很大,顯示政府對能源轉型的政策溝通不足,亟需積極、透明的資訊流通和社會對話。
「公投試煉後的台灣能源轉型前景」論壇。左起: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張譽尹、張國暉、周桂田、元泰能源董事長陳坤宏、台大法律系教授張文貞。
11月底的大選綁公投共有三案與能源政策有關;周桂田介紹,舉辦這次論壇的目的,是邀請各界共同思考對於公投對台灣能源政策未來發展的影響,同時報告6月23日到7月8日間,中心執行「台灣能源轉型公眾感知調查」的結果。他根據IPCC於今年10 月發表的1.5度C特別報告指出,全世界在2050年需將電力結構中再生能源占比提升至77%以上,此系統轉型必須要藉由治理改革與社會學習促成,但台灣與世界各主要國家相比,再生能源發展占比相對落後。
張國暉基於問卷結果提出三項政策建議:
  1. 應依照能源發展綱領中「社會公平與公民參與原則」,進行多元、多層次的政策溝通;
  2. 政府要有清楚的路徑規劃,方可增進能源轉型的社會信任度,這個過程也還是需要溝通;
  3. 部成本資訊對於民眾願付價格具有關鍵影響。
張國暉解釋,調查結果顯示民眾自認對氣候變遷、能源政策的關心程度都很高,40歲以上民眾對能源政策關心程度顯著高於18~39歲。
但民眾常是關心,卻不了解。僅有32%受訪者正確了解燃煤火力為台灣目前主要發電方式。所有受訪者有43.6%認為核能是最主要的發電方式,但若把年齡層聚焦在30~50歲民眾,則有超過五成有如此錯誤認知。實際上2017年核電的占比只有8%。
僅有41%的受訪者瞭解目前政府訂定的能源政策目標,透過交叉分析,關心能源政策的民眾中,有57%表示不太清楚2025年再生能源發電占比達20%的政策目標。
張國暉說明,這次調查參考德國研究機構的能源轉型感知調查,針對台灣民眾對能源轉型的直觀屬性認知加以分析,發現到年輕和年長者覺得能源轉型議題特別迫切,但40~49歲比起其它年齡層覺得現行政策推動上特別混亂與略為不公平。
調查結果同時顯示電視為民眾吸收能源資訊的主要來源,另一方面也說明民眾具有高度能動性,轉發訊息比例高,LINE群組也顯得特別重要。其次,能源轉型白皮書參與式能源治理所規劃的機制對民眾來說,無論是線上或線下課程吸引力都有限,兩種課程都不願意參與的民眾比例非常高,特別是18至39歲此群體。而在再生能源設置支持面向,則顯示回饋機制和參與討論特別吸引民眾。
對於地方政府的能源政策,民眾仍關注是否規劃額外的節電獎金和獎勵,並輔導、監督產業的節電成效,也有興趣參與縣市能源轉型提案。
而油電價格是否能反應排碳與空污等外部成本此關鍵議題上,則發現民眾若願意提升電價,超過五成是因為保護環境的理由。
從年齡上,39歲以下能接受比較高的漲幅,60歲以上則有26%不願意提升。此外,仍有60%以上的民眾願意付出較高電價支持以再生能源替代核能,但比例相較2012年、本中心2015年調查結果(皆高達八成),有顯著削減的情況;不同年齡的支持度則以 「18至29歲」最高,「40至49歲」最低。在能源稅和碳稅面向,七成民眾可接受的漲幅在2元以下,並不高。在用途上則還是認為輔導產業改善優先,第二則是增加到節能與再生能源的投資,顯示仍認為能源稅應有專款專用的概念。其次則是交叉分析結果顯示,能源資訊認知正確度越高,越願意接受較高的碳稅。
在綠色資本流、電力市場改革和節能面向上,民眾都認為投資應考慮氣候變遷和低碳能源。其次,雖然有高達八成的人願意申設太陽能板,但欠缺裝設場所、覺得初始裝置價格昂貴、資訊缺乏、安全與維修疑慮和行政手續繁雜等,都阻礙了民眾的行動。
調查結果也顯示有六成以上民眾願意自由選擇電力公司,其中經濟(價格)因素還是最重要
的,其次是售後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有四分之一的民眾會因為可選擇再生能源或其他來源等不同發電方式的因素,作為其選擇電力公司的依據。節能上,台灣民眾最常做的是「隨手關燈、關電器 」,但依據台電調查現行住宅中9年以上空調占比還達到1/3,但民眾願意汰換老舊電器比例未達四成,同時,建築翻修對節能也很重要,然民眾首要在意的仍是經濟誘因並考量屋況。

如何改變民眾的行為,張國暉指出經濟誘因和宣導成效都非常重要。
張國暉總結指出,雖然民眾極為關注能源轉型,但素養需強化,政府得積改變現況。其次需透過多重媒介,建立能源議題參與管道。調查顯示民眾具能動性、想要主動行動,但政府設計的管道可能不符合需求。此外,民眾支持污染者付費的概念,但也有近兩成的人抗拒漲電價;相對來說,還是年輕人比較願意這麼做。
周桂田也說明,能源轉型勢必遇到能源價格上漲的問題,但調查結果顯示,每個年齡族
群,都認為能源轉型所增加的主要成本,應由能源使用大戶來支付;且對能源轉型越清楚的民眾,越支持能源稅和價格上漲。



心得:

  該篇報導中,顯示82%民眾關心能源政策發展,但僅有32%受訪者正確了解燃煤火力為台灣目前主要的發電方式,有44%受訪者認為主要發電方式是核能,這代表台灣民眾雖然關心核電相關的社會議題,不過,也許卻並未真正深入探討和了解;以近期以核養綠的公投來說,民眾明顯對於缺電和核能之間做出了選擇,但民眾對能源現況的認知以與實際差距很大,這代表政府對能源轉型的政策溝通上是有所不足的,同時,民眾本身也應該強化對政策的認知程度。



2019年1月4日 星期五

貼文總數核對


請同學核對貼文總數是否有誤,若有誤,請來信(nadia860828@gmail.com)告知助教複查,並且檢查每篇貼文是否都有標註自己的身分標籤,謝謝。



姓名總數
林以雯9
呂智鈞5
許家瑋10
吳瑧3
李耿皓13
李昱錩9
黃子渝13
翁偉軒10
陳妍伶13
崔永力5
沈佳蓁9
郭家瑋0
黃詩婷4
吳龐俊13
黃耀陞12
林詩維13
卓柏辰5
王嬿善13
潘俊9
施軒弘13
曾妮11
陳汶俊10
陳智翔12
楊兆暉13
黃秉洋13
白昕祐13
張淮堯12
熊紹宇13
陳玠霖9
游凱翔8
陳怡臻9
吳宗璟10
陳洋希9
陳彥勳13
吳秉宥0
劉志謙11
龔育婷11
莊易霖12
王亭勛13
郭安柔11
桂學彥4
黃子維9
杜鎧佑9
蔡博宇13
聶立修1
蘇柏宇11
李家荃6
朱欣宜2

2019年1月2日 星期三

第六次大事紀

紐約綠色能源中心 提供一條龍服務

2018年12月31日
摘錄自2018年12月29日世界日報報導
隨著寒冬腳步逼近,家中的電費及煤氣費用都將隨之高漲。紐約州能源節能計畫,是為紐約州中低收入家庭提供免費的房屋冷暖氣整修及電能節約的一項方案。該計畫目的是透過政府補助金,幫助紐約居民節能。
紐約綠色能源中心負責人黃先生表示,其能源福利的申請憑藉著個人收入(而非全家庭收入),家中成員只要有一人符合其低收入標準即可,而符合條件者可免費得到房屋檢測、節能冰箱、LED燈泡、煙煤氣測器、節水淋浴噴頭、節能暖氣溫控器、閣樓/牆壁保隔熱設計,安裝及門窗密封加固等設施與服務。從申請到安裝完工一條龍,全部免費。
黃先生說,免費項目中閣樓/牆壁保隔熱設計與安裝是最能節省費用的。一般而言,十年或以上的房屋在牆壁保溫棉的使用上約為空間的一半(牆壁內部空間約四吋),加上濕氣侵入及時間損耗,皆大大減低保溫棉的功效。因此,節能工程會以添填充方式來填滿牆壁內的所有空間。
心得:
美國紐約的民生用節能可以說是相對台灣做得更加完善,往往節能需要許多的經費是經濟較困難的家庭負擔不起的,由政府帶頭補助這種方式或許也值得台灣效仿。

第八次大事紀

雲林廚餘堆肥化製再利用 擬輔導發展綠色產業



班級:政四B
學號:04114293
姓名:沈佳蓁
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2019年1月2日


雲林縣防範非洲豬瘟,採取禁用廚餘養豬等措施,縣府今天(31日)表示,預計明年1月2日完成餐廳廚餘桶配置,廚餘堆肥及化製再利用,未來將考量輔導發展綠色產業。
宣布禁用廚餘養豬後,雲林每天產生的廚餘何處去,雲林縣環保局長張喬維指出,其中20公噸生廚餘由六輕工業區內南亞有機資源回收廠化製成肥料,剩餘28公噸熟廚餘加上餐廳40公噸熟廚餘共68公噸,委由化製廠高溫蒸煮成骨粉後混合肥料,免費提供農民使用。
張喬維說,還有虎尾鎮公所廚餘蒸煮廠,將從明年1月3日起,接受各餐廳、機構等收費代收廚餘,轉交南亞回收廠處理,清運作業將由廢棄物清除處理公會協助處理,而標購外縣市廚餘的養豬場,則要求變更許可,排除廚餘養豬,進而推動廚餘循環經濟示範計畫。
這項廚餘循環經濟示範計畫有四項執行步驟,一、縣府緊急採購廚餘桶,提供餐廳收集廚餘使用,避免亂丟或漏網廚餘流向;二、結合雲林縣廢棄物清除處理公會,協助載運餐廳廚餘;三、廚餘集中瀝乾運轉,送至化製廠高溫蒸煮殺菌製成肉骨粉;四、結合南亞有機資源回收廠(廚餘堆肥場)協助將肉骨粉及堆肥的肥料造粒、打包,提供民眾、社區及農民,澆灌行道樹、花園或菜園,廚餘化製未來將考量輔導成立綠色產業。
雲林縣政府農業處長張鴻猷表示,雲林縣政府配合中央政府進行飼料差額補助、提供技術諮詢輔導、協助自願退場補助、提供自願離牧獎勵金及畜舍、廢水處理設備補助等,將於明年1月2日至3月31日,請業者到所在地鄉鎮市公所申請,防範非洲豬瘟大家一起來。
心得:
非洲豬瘟人心惶惶,但因為防範豬瘟,也使地方的綠能產業更進步,台灣的廚餘處理一直有很多可以再進步的地方,雲林能夠好好推動廚餘再製,無論是對於防疫作業或是資源再利用都是很有幫助的

第十一次大事紀

雨神為何同行?區域豪雨和旱災的科學成因──專訪劉紹臣


班級:政四B
學號:04114293
姓名:沈佳蓁
來源:環境資訊中心


2018年8月強降雨使南部水災,造成居民傷亡也重創當地產業;同年9月,北部降雨使北北基多處淹水。時節將進入冬季與春季,台灣又可能面臨長時間沒有下雨,引發缺水危機。如何面對「旱澇並存」的未來?本文專訪中研院劉紹臣院士,藉由數十年的大氣科學研究,帶我們了解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台灣降雨的變化。

「區域大雨越來越大、小雨越來越小,這種趨勢會隨全球溫度的增加越來越厲害。」

根據聯合國IPCC報告,從 1880 年到 2012 年全球平均地表溫度增加約0.85度。雖然聯合國研究報告或觀測資料分析,都認為「全球溫度變化」對「全世界總雨量」影響不明顯,但劉紹臣與其團隊發現「地方區域降雨」卻有所改變。
劉紹臣團隊選定北緯60度至南緯60度之間的區域,針對1979年至2013年世界各地雨量與溫度資料,使用年際變異法(Interannual Difference Method, IDM)分析,即任意選擇兩年雨量計算差值,然後比對該兩年的溫度差異做統計分析。分析結果顯示:區域降雨變化趨勢,大多呈現強降雨增加、中小雨減少。
美國、加拿大東部、中東、和南美洲東部地區,呈現明顯的乾燥趨勢。同時,澳洲北部、南非、印度西部、中國西部地區,則呈現明顯的降雨增加。(縱軸為緯度;色條為年度總降雨量趨勢,單位 mm K−1) 資料來源│Liu, R., Liu, S.C., Shiu, CJ. et al. Adv. Atmos. Sci. (2016) 33: 164.
美國、加拿大東部、中東、和南美洲東部地區,呈現明顯的乾燥趨勢。同時,澳洲北部、南非、印度西部、中國西部地區,則呈現明顯的降雨增加。(縱軸為緯度;色條為年度總降雨量趨勢,單位 mm K−1
資料來源│Liu, R., Liu, S.C., Shiu, CJ. et al. Adv. Atmos. Sci.(2016)33: 164.
「陸地上看到的這種現象,是用傳統降雨的雨量計測量出來的。海上則是來自遙測衛星的觀測。從陸地和海洋的區域觀測來看,區域大雨越來越大、小雨越來越小的現象非常一致。」劉紹臣補充。

什麼原因使得全球區域大雨越強、中小雨越小?

答:強降雨生成的原因,是由於底部有很多又濕又暖的空氣,而上面是相對比較乾冷的空氣;那這種情況下面熱、上面冷,它就會產生不穩定性質,因為熱的空氣密度比較低,熱空氣就會開始上升。
熱空氣含有很多水氣的話,上升到幾公里以後,那個水氣就開始變成液態水;再上升幾公里,通常是到六、七公里以後變得更冷,液態水就會變成冰。在水氣變液態、又變成固態的時候,會釋放出來所謂「潛熱」,會使這個對流更加強。
全球暖化的時候,溫度增加,空氣裡面的飽和水蒸氣也會增加。每增加絕對溫度 1 度 K,空氣中的飽和水蒸氣會增加差不多 7 %;也就是說,每增加 1 度 K,這個對流釋放出來的潛熱就會多出 7%。
潛熱增加了 7%,氣流每這樣上下翻動一下,對流的強度也會增加 7% ,吸進來的水氣量也跟著增加。本來吸進來的半徑好比說是周圍 10 公里,可是對流一加強以後,吸進水氣的能量就更強了,就是以 20 公里的半徑範圍吸進大氣中的水氣。這個循環會繼續,因為它有一個正向的回饋作用,所以這個區域的降雨增幅就超過 7%。

「因此,當對流的水氣越多,釋放出來的潛熱越多,那個區域的強降雨就會越強。」

至於中小雨為何會減少,是因為氣溫增加 1 度 K,大氣裡面的飽和水蒸氣只增加 7%,但這個強降雨拿走那麼多水氣,中小雨分配到的水氣就少很多。基於這些原因,我們才會看到地球上大部分區域的強降雨增加、而中小雨普遍減少。若以總雨量來說,原來有大量強降雨的地區(例如大洋洲附近),雨量會增加;原來中小雨比較多的地方(例如墨西哥西部的大面積海洋),雨量就會减少。

氣候變遷如何影響台灣降雨?對我們生活有何衝擊?

答:台灣區域降雨同樣有大雨越強、中小雨越小的變化。我們研究團隊蒐集 1961 年至 2005 年間,中央氣象局 15 個地面觀測站資料,將這 45 年來降雨量依降雨強度分成十個等級,再分析各年度降雨強度之降雨量隨溫度的變化。結果如下表所示:
全球溫度每增加 1 度 K ,臺灣降雨強度前 10% 強降雨的降雨量,大約增加 140%;降雨強度後 10% 小雨的降雨量,大約減少 70%。 資料來源│劉紹臣提供(取自 Liu et al., 2009 未發表的資料)
全球溫度每增加 1 度 K ,台灣降雨強度前 10% 強降雨的降雨量,大約增加 140%;降雨強度後 10% 小雨的降雨量,大約減少 70%。資料來源:劉紹臣提供(取自 Liu et al., 2009 未發表的資料)
我們的分析結果發現:台灣強降雨隨溫度升高而增強,當全球溫度每增加 1 度 K ,台灣降雨強度前 10% 強降雨的降雨量,大約增加 140%;相對的,中小雨隨溫度升高而減少,降雨強度後 10% 小雨的降雨量,隨之減少大約 70% 。近年也發現中小雨的日數一直在減少,不降雨的日數正在增加。這種情況通常是在冬天和春天發生,是台灣乾旱最嚴重的季節。
我們研究 1961 年至 2011 年侵襲台灣的颱風特性,也看到類似趨勢。研究結果發現:隨著全球溫度增加,侵襲台灣颱風的強降雨強度也隨之增加,而中小雨減少。
這個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也就是說颱風強降雨會增加很多,那颱風引起的洪水還有土石流也就隨著增加。因為中小雨減少的趨勢,乾旱對我們台灣的影響又比洪水來得更大,不只農業需要水,工業也需要用水。面對這些災害,台灣必須採取調適措施因應,問題在於──我們的調適政策是根據「氣候模式」制定。

台灣的氣候變遷調適政策建立在氣候模式之上,會有什麼問題?

答:氣候模式我們知道它的不定性很大。氣候模式目前真正有用的、大家比較能夠認可它的準確性,就是全球跟大尺度的「溫度」變化。連 IPCC 都認為氣候模式預測的「降雨」變化,尤其是區域性的降雨變化可信度很低。但世界各國絕大部分是根據氣候模式去做調適,我們台灣也不例外。
我先從氣象預測模型來解釋。氣象預測模型是根據流體力學等各影響條件來預測天氣,如果把所有條件都考慮進去,那預測會非常準確。但如果有條件沒有考慮進去,預測時間一拉長就會失去準確性,隨預測時間越長、準確性越差。
世界上氣象預測最好的幾個國家,像是歐盟、美國、日本等國家,比較準確的氣象預測大約可以到十天,很少會超過二十天。也就是說,即便是短期的天氣預測,就有許多影響因子沒有考量進去;長時間、大空間尺度的氣候模式,其影響因子就更加複雜。氣象可預報性不會超過 20 天,但現在氣候模式要預測是 20 年、100 年以後的氣候變化。
而將預測全球性、長時間尺度的氣候模式,去細緻地看區域性、季節性的降雨趨勢,會增加預測的不確定性,若將其套用在台灣各縣市降雨預測更是如此。

「如果氣候模式預測長時間、大尺度降雨是錯的,那根據這個模式更精細地預測區域、季節性降雨,只是把錯的東西分析得更仔細一點。」

近期對於區域強降雨預測有哪些進展?若應用在台灣有何幫助?

答:過去研究發現區域大雨增加、小雨減少,我們也注意到大雨雨量的增加,增加程度大到影響全年的雨量。在很多區域,隨著一年一年的變化,只要降雨強度前 30% 的大雨其降雨量增加,那一年的總雨量就會增加;反之減少的話,那一年總雨量就會減少。
根據這個觀察,我們團隊和北京大學、暨南大學合作,用統計方法找出影響強降雨的因素:好比說聖嬰現象─南方震盪(ENSO)、北太平洋年代際震盪(PDO),還有全球溫度等。這些影響因素很多是可以預測的,像是 ENSO 現在預測 1 年的準確性已經很不錯,全球溫度也有相當好的預測方法。
然後我們將這些影響因子,跟過去觀測到強降雨的雨量做統計迴歸。我們跟從前預測方法是一樣的,不同之處在於我們的研究聚焦於預測「強降雨」。
目前我們可以預測到差不多未來半年的降雨量,做出來準確性是很好的。這種預測目前來說世界各國雖然做的很多,可是成功率很小。美國氣象局做年度或季節的降雨量預測,通常只能預測下個季節比過去平均雨量偏高或偏低;我們團隊現在可以說下一個季節雨量是多少,或者是明年雨量是多少。

「從季節或年度來預測區域降雨,對台灣的防災是有直接的幫助。」

我覺得政府不僅需要投入救災,事前的防災更是重要,像是防洪、防土石流和防旱等各種預防措施。如果把這個區域降雨預測方法應用在台灣,提早知道下一年或下個季節會有強降雨或乾旱,對台灣政府規劃氣候變遷的調適策略非常有用。

研究過程如何面對各種困境?

答:研究的過程總是有上上下下,有時候也是蠻沮喪的,認為自己努力不夠,更努力的話研究應當做得更好。
我大部分時間都在分析資料(data),我看 data 的時候,今天看 3 個鐘頭,明天看 2 個鐘頭,每次我都用不同的角度去看,拿不同的 data 來分析。幾乎每次我都會說,好像看到了一些新的東西。
「每次分析 data 看到新的東西,其實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劉紹臣笑著說。 攝影│古國廷
「每次分析資料看到新的東西,其實是我工作最大的動力。」劉紹臣笑著說。古國廷攝。
也許後來證明當下初步的研究結果不大對,可是每當看到新東西的同時,對這種工作的滿足,帶給人生的快樂,那種快樂很難形容。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我從前完全不信,我後來是信。我相信有人真正看到一個新東西、發現一個新東西,他會快樂到講出這種話。就是說早上聽到這個道理以後,晚上就可以翹掉了,他真正感覺到他這一生夠了。我是做研究的,一天只要能夠學到一點東西,那一天我就會很快樂,這也支持我一而再、再而三地往前走。
心得:
面對氣候變遷以及越來越多的異常現象,雖然我們可能還是處於無能為力的處境,但仍有人在面對跟預防可能會發生的災害和危機,這篇專訪讓我知道了台灣有人在預測氣候上花的努力,或許在科技的進步之下,我們也能化危機為轉機。

第十三次大事紀

第十三次大事紀
英二A
朱欣宜 06121174

空氣不良居全台榜首 高市環保局長拚實質減量
時間 : 20181225
出處 : 芋傳媒

環保署統計去年的空氣污染,高雄市 PM2.5 達到 AQI 橘色以上不良等級的站日數再度成全台榜首,高雄市環保局長袁中新今天指出要落實「實質減量」,未來不排除重罰業者。
環保署監資處統計,去年到 12 月 25 日,細懸浮微粒(PM2.5)達到 AQI 橘色以上不良等級,合計對敏感族群不健康的橘色警示等級有 2057 次;以縣市區分,高雄市的橘色 702 次、紅色 124 次,合計 826 次,達到全台最高。
高市府小內閣已經走馬上任,袁中新今天才宣誓就職,隨即被問到解決空污的問題。袁中新表示,整體而言已比過去改善,未來要拚「實質減量非數字減量」,盼重污染產業配合,市府會為民眾健康做點事,必要時會採行政手段不排除裁罰重罰。
媒體詢問,去年高市府因應冬季空污推出大眾運輸免費措施今年會怎麼做?袁中新說,尚未討論到此事,畢竟有財務的問題。
環保局空氣與噪音防制科發布聲明指出,高雄市 2015 年 12 個空氣品質自動測站 PM2.5 紅色警示站日數共計 288 站日, 2018 年目標原為降低 30%,目標站日數為 201 站日,2019 年設定以 2015 年的一半站日數為目標值,全力改善空污問題。

2019年1月1日 星期二

第十三次大事記

 歐洲頂尖名校研究:有機耕種更破壞地球

政治系二A 黃耀陞05114160

時間:2018年12月16日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https://e-info.org.tw/node/215542
內容:
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Chalmers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的最新研究指出,有機耕種對環境的傷害更大,因為不使用化肥,需要更多土地來種植糧食,碳排放量會增加70%,研究成果刊登於知名學術期刊《自然》(Nature)。
研究指出,問題根源在於有機種植不使用化肥,因此每畝產量遠比傳統種植為少,為了種植等量的有機食物,便需要更多的土地。帶領研究的副教授沃森尼雅斯進一步解釋,全球糧食產量受制於國際貿易,「若我們使用更多土地,種植相同數量的食物,我們間接令世界其他地區更多森林被砍伐」。
研究團隊使用一項名為「碳機會成本」(Carbon Opportunity Cost)的度量標準,來評估增加耕地對碳排放的影響,這是全球首次有研究使用這項度量標準。沃森尼雅斯強調,以往比較有機食品和傳統食品時,經常忽略增加耕地對環境帶來的遠大影響,但這樣的影響比溫室效應大很多倍。
心得:
本篇報導指出,根據瑞典學術機構研究表示,由於有機農業部使用化肥,因此在種植時需要更多的土地,反而形成更多的排碳,從這個報導中我們可以發現,在發展環境友善產業時,我們常常會以簡單直觀的方式進行思考,但這容易讓我們忽視潛再問題的嚴重性,以本則新聞為例,我們簡單直觀的思考,若想要對環境友善,應多加推廣有機農業,卻忽略有機農業可能帶來的社會與環境問題,因此我認為,身為一個持綠色生態主義的人,當我們在發展任何政策或產業時,都應懷有自我反省的精神,時時檢討自己,才不至於淪為,有立意良善的發展目標,卻因為發展手段的錯誤,造成更嚴重的傷害與後果。另外,我認為此篇報導還有另一個重要的意涵,亦即,有機農業長久以來被視為綠色主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並且也是食品與環境問題中重要的一環,但當今天因為我們消費有機農產,卻造成暖化問題加速,表示我們需要改變以往對於有農產的想法與概念,尋求創新的機會,因為在解決食物的綠色主義與全球暖化議題時,並不是兩個議題取其中一個處理,另一個棄之於不顧,而是應該兩者同時發展,一同並進,而這唯有透過創新的技術與生態耕作工法方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