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第一次大事記

第一次大事記


第一次大事記
姓名:陳玠霖
班級:政二A
學號:06114135
20180929日上稿編輯: RayPeng
環境資訊中心記者 賴品瑀報導

標題-迫中國禁收洋垃圾 紀錄片《塑料王國》在台上映

內文:

我支持垃圾的回收,但不該是這樣低劣而且不友善環境的作法。」促使中國展開禁收洋垃圾政策的紀錄片《塑料王國》近期在台灣院線上映,導演王久良也隨片訪台,並出席28日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包場的映後座談,他回顧拍片的3年時間內,與被攝者一起吃住,承受著廢塑膠處理廠造成的惡劣環境;如今對影片帶來的效應與改變感到欣慰,這一切是他拍片之初始料未及。


溫柔紀錄在垃圾山長大的孩童 反思何為真正的富有拿塑膠袋當柴燒來煮飯烤火、津津有味地吃著慘遭污染的河川上浮著的死魚,鏡頭冷靜而關懷地紀錄著他們的生活,王久良表示,拍攝的3年過程,他沒有戴過口罩,這是對被攝者的信任與尊重,當然也一起吃下讓人擔憂的食物。紀錄片從幾個幼兒在條狀的塑膠布中玩鬧開始,他們想挖出一個大洞、蓋個房子,更說身在其中是溫暖的。雇主和工人原本皆是農人,卻選擇以處理廢塑膠為生,雇主期待的是讓兒子能受良好的教育、為自己買台好車,將來搬到北京住高樓享福,其實隱隱發現自己的身體因為處理廢塑膠已經出了問題,卻不願意就醫,不想知道真相;工人的兒女成群,卻沒有錢讓他們上學,只求有張車票回四川老家。兩個家庭對照著,王久良表示,兩個父親都是愛著孩子的,但他們也都沒有選擇。兒童們在堆積成山的廢塑膠中尋找著的「好玩的東西」,來自世界各地的報紙、傳單、書籍、玩具。工人的大女兒依姐,將時尚雜誌上的華美鞋包小心翼翼的剪下珍藏著,失學的他,設法從撿到的紙片上面的隻字片語學習寫字;小男孩對美麗海景的度假村、美食廣告嚮往,想像著外面的世界。然而,值得玩味的是,依姐對攝影機說著,四川姥姥家才是什麼都有的地方,有各種牲口、各種水果與農作生長著。


「真正可怕的是麻木、視而不見!」王久良表示,紀錄片揭露低劣處理洋垃圾的狀況不是最可怕的,但是如果不採取任何行動,情況就永遠不會改變。王久良前一部作品為《垃圾圍城》,紀錄了2008年到2011年間,他在北京外圍3萬公里的路程上,周圍密密麻麻的500多座垃圾場。接著在《塑料王國》中,王久良紀錄著在禁收洋垃圾之前,身為世界上最大的廢塑膠進口國,中國是如何處理這每年千萬噸來自歐美日等國廢塑膠。這些廢塑膠以簡陋的方式轉製成再生料,又製造成各種商品,再次外銷至各國家。王久良選擇在山東青島的一個簡陋回收場,花了3年多的時間紀錄著其中雇主和工人兩家人的生活,他們把從國外進口的廢塑膠,處理後製成再生粒料,他們仰賴這個工作,但生活環境與健康也受其影響,而當地有5000家類似的小型工廠。這部紀錄片問世後,也迫使中國當局做出不再進口洋垃圾的決定,也因此衝擊了包括台灣等東南亞國家。王久良表示,中國禁收洋垃圾政策出爐後,給業者兩年的緩衝期及輔導轉型協助,而工人們也如同飛鳥一般四散到其他工作。雖然他拍攝的青島共有2萬人從業於洋垃圾處理,但是可別忘了,周邊還有20萬人,承受的環境與健康的威脅,當地是包括腦、心血管與癌症等疾病的好發地區。王久良認為,當洋垃圾處理產業獨大時,當地其他發展的可能性也遭到綁架,並不能只照顧這些業者的利益。至於禁收洋垃圾後,中國產業也將因此面對缺料的問題,王久良認為,目前中國環境污染嚴重,不能為了滿足產業需求再破壞環境
心得:
在前幾個禮拜看到台灣開始接收來自國外的垃圾回收後我其實不太理解連中國如此幅員遼闊的國家都要為了垃圾處理而擔憂台灣如此一個彈丸之地卻視垃圾回收為賺錢之道.垃圾回收所帶來的副作用包括汙染環境也會產生對人的副作用這些都是回收業者不願面對的真相.而台灣的土地本身就少還要承受不可逆的汙染,實在是非常痛心.要我支持垃圾回收的話除非要有完善的程序與永續的理念否則我認為台灣實在是沒有本錢去做這種對環境成永久傷害的事.

而作為掌管國土的政府也沒有對這類業者進行更嚴格的把關,這種傷害不僅是對於這個世代的傷害,也是對於以後生活於這個國土的後代莫大的侵害.

第一次大事記


第一次大事記
姓名:黃子維
班級:政二B
學號:06114239
日期: 20180926
【標題】海底也要築長城? 科學家:可減緩冰山崩塌
【內文】
為阻止全球暖化導致的海平面上升,工程界不斷尋求新的點子,盼望在氣候災難發生時,多爭取一些時間。而最新的方法之一是在海底建造長城。

根據20日在歐洲地球科學聯盟《Cryosphere》期刊上發表的一篇新論文,在深海中用岩石和泥沙當屏障,可以阻止海底冰川的滑動。

這個概念聽起來有點扯,但設計相對簡單。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地球科學系研究人員沃洛維克(Michael Wolovick)表示,這道牆結構很簡單,就只是在海底堆積碎石或沙子,是在人類能力可及的範圍之內。

世界上最寬的冰川 阻擋與溫暖海水接觸

這樣的結構不僅可阻擋融化中的冰川,也可防止溫暖的海水流到海底冰川的底部。科學家們正在進行新的研究,以證明當海洋暖化時,溫暖的海水是海底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

沃洛維克和團隊以南極洲的思韋茨冰川(Thwaites Glacier)為起點,用電腦模型估算海底長城的效果。該冰川寬約80-100公里,是世界上最寬的冰川之一。

根據計算,在海床上蓋一座高約300公尺、類似隔離柱或土墩的結構,需要0.11.5立方公里的材料,已經是蓋出杜拜棕櫚島或蘇伊士運河的規模。棕櫚島共用了0.3立方公里的沙子和岩石,蘇伊士運河需要挖掘大約1立方公里。

模型顯示,這樣的海底結構有大約30%的可能性可防止南極西部的冰蓋崩解。以南極地區海底的嚴苛條件,若能實現更複雜的設計,則有70%的機率能阻擋一半的溫暖海水接觸冰川。

海底長城研究  從這塊冰川開始
極地溫度升高,融化的冰川可能將大量的淡水排放到海洋中,導致海平面上升速度超過數千年來的紀錄。

思韋茨冰川大小如同英國國土,可能是未來海平面上升的最大推手,一旦融化,將可使全球海平面上升3公尺。

許多冰川延伸到海底。科學家們已經開始研究海底冰川融化以及可見部分減少的情況。海底研究船大衛阿滕伯勒爵士(Sir David Attenborough)號,又名「Boaty McBoatface」,正是用來在思韋茨冰川執行此任務。

留住冰蓋 減碳仍要加快腳步
建造海底長城的工程可以用類似的船隻進行,但長城必須精確定位,並且足夠堅固,以承受冰的巨大壓力。

沃洛維克說,像這樣的地球工程不該當做怠惰減碳的藉口。他說:「我們排放的碳越多,冰蓋長期存活的可能性就越小。」

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即將發表的報告估計,如果氣溫升高超過工業化前水準1.5°C,海平面上升可能會淹沒低窪地區。
心得評論:
    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急速的發展,排放的二氧化碳也是過去的數十倍,導致全球暖化的現象,海平面快速上升,有些低窪的國家甚至有可能消失,現今科學家雖然提出了一個可以阻止冰山快速溶解的方法,但是畢竟治標不治本,最重要的還是要仰賴大家一起節能減碳,才能根本的解決問題。
    例如中華電信將一戶所使用不同服務的帳單合成一份,節省印帳單與郵寄運送,或是完全不郵寄,改為上網查詢帳單。現在一年減少了九千萬張電信帳單,等於一年少砍八千多棵樹;亦或是政府規定公眾出入之營業場所,室內冷氣溫度平均值不得低於攝氏26度等,這些都是不錯的方法。

第一次大事記

系級:企3D
姓名:陳汶俊
學號:05153483


「動物王國」倒閉! 全台17間店寵物開放認養

時間:2018927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14234
上稿編輯:鄒敏惠


內容:


臺灣連鎖的寵物專賣店「動物王國」發表聲明宣布歇業,並且希望全台17家分店可以快速找到頂讓店面的人。動物王國的經理人發表聲明說:「因為個人決策失誤,投資電商3年,造成嚴重虧損,影響了正常門店的營運週轉,在此統一通知各協力廠商辦理退貨事宜,減少各位廠商損失」;此外,由於經營不善導致公司倒閉,「除了萬分抱歉外真的沒有其他藉口,希望於生之年,有機會補償,再一次真誠的向各位說聲對不起,只要我還活著一定會負起責任。」
  大部分民眾知道了「動物王國」宣布停止營業的消息後,都踴躍到全台灣各分店據點,希望能夠認養到動物。
心得:
不管是流浪動物之家,或是動物收容所,從過去到現在都不斷在從個人出發到大至團體地宣導「以領養代替購買,以結紮代替撲殺」的觀念,為了就是呼籲身邊的你我,沒有金錢上買賣的交易,就不會有後續的問題和糾紛產生,而這之後影響的也不會是只有「人類」這樣的單一族群而已。動物王國結束營業,就我個人來說,我主觀地樂見其成;自己家裡本身也是有養寵物的,但我覺得沒有必要為了玩賞、好奇或是單純的一時興起而去作養寵物的這個決定,因為你一旦決定了,就應該要有始有終。現在能看到的流浪動物有部份都來自於人類的隨意放生,如果不是因為人類不繼續照顧這些小動物,就不會衍生出「流浪」這個字眼了。所以,單就我個人而言,我尊重以動物買賣維生,但這不會我是積極認同的事情;再者,新聞內容提及因為經營者經營不善,所以使得旗下事業也被迫讓出求轉手,我覺得這當中也有其中的道德問題,並未善盡事先告知的義務;不過,社會大眾願意非常熱情地認養動物,至少我覺得是一件好事,希望他們作下了這個決定,能夠長久陪伴牠們和了解到動物相較於人類也不是沒有情緒和感受的。

第一次大事記

班級: 政二B
學號: 06114234
姓名: 桂學彥

標題:串聯鈣鈦礦與 CIGS,新型薄膜太陽能轉換效率創新高達 24.6%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14238
時間: 2018/09/28

內文:


繼月初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帶來轉換效率達 22.4% 的鈣鈦礦─銅銦鎵硒(CIGS)太陽能電池,近期比利時歐洲跨校際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更進一步、將轉換效率突破至 24.6%,再一次創下新紀錄。
團隊採用 EnergyVille 與歐洲薄膜太陽能研究聯盟 Solliance 合作研發的鈣鈦礦、德國巴登符騰堡太陽能和氫能源研究中心(ZSW)面積僅 0.5 平方公分大小的 CIGS 太陽能,並透過添加光學耦合層與最佳化透明電極,提升鈣鈦礦對近紅外光的透光率。
除此之外,也改善鈣鈦礦 1.72eV 寬能隙,進一步提高鈣鈦礦─CIGS 太陽能轉換效率。ZSW 太陽能部門執行長 Michael Powalla 表示,目前已成功打造鈣鈦礦─CIGS 串聯太陽能原型,也提出了雙端子型串聯太陽能解決方案,未來則致力於將轉換效率提升至 30% 以上與打造更大的太陽能模組,盼該技術可助建築整合太陽能系統一臂之力。
心得:
隨著人類的發展越來越迅速,有限的能源也不斷的被利用,諸如石油等需要長久時間生成的能源也將面臨供不應求的困境,比起尋找所剩不多的有限物質,我認為去研發新型的技術以及能夠代替的可再生能源是人類目前首當其衝的事情。

第一次大事記


標題:印尼強震海嘯災情嚴重 罹難者恐破千人

出處:【大紀元2018093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原彰報導)2018-09-30 10:44 

內文:
印尼蘇拉威西島928日傍晚發生芮氏規模7.5的強震,地震後引來海嘯襲擊,據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BNPB)統計,截至30日下午,罹難者人數已增至832人。副總統卡拉(Jusuf Kalla)表示,罹難者可能破千人。
這起地震發生在28日晚上62分,震央位於印尼中蘇拉威西省(Central Sulawesi)首府帕魯(Palu)北方78公里,震源深度僅有10公里,屬於淺層地震。
地震過後引來海嘯,海嘯最高達6公尺。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表示,海嘯發生後已有17000人緊急避難。
受海嘯襲擊,帕魯的災情相當嚴重,當地部分區域已是斷垣殘壁、滿目瘡痍,有數百人死亡與受傷。截至30日下午,據印尼官方統計出的資料,死亡人數已上升至832人。印尼副總統卡拉說,死亡人數可能會攀升至數千人。
印尼國家災害應變總署發言人蘇托波(Sutopo Purwo Nugroho)說,漁村棟加拉(Donggala)接近於震央,據目前得知,當地遭到至少3公尺的海嘯襲擊,且海嘯恐不止1輪,預料傷亡及損毀情況比帕魯更嚴重,但當地對外通訊中斷,情況相當不樂觀。
據媒體路透社報導,印尼氣象氣候和地球物理局(BMKG)曾發出海嘯警報,但34分鐘隨即解除,卻在不久後發生海嘯,使得居民未能進行疏散。官員們回應,海嘯來襲在警報發布時間內。
該報導稱,海嘯來臨時,帕魯的沙灘上正舉行節慶活動,許多人前往沙灘上歡慶,當海嘯席捲而來時,多數人已不見蹤影。
印尼國家航線運作公司(AirNav Indonesia)指出,一名21歲的機場空中管制員安托尼奧斯(Anthonius Gunawan Agung),在發生強震後,同事都撤離,他仍選擇待在機場裡面,目的是確保飛機成功起飛,他在塔台垮下的前一刻,才跳塔逃生,但不幸殉職。


第一次大事記

日期:2018930 
 出處:https://www.sow.org.tw/info/news/20151217/4332 荒野保護協會
 轉自:上下游News&Market新聞市集


亞洲水泥橫山場開發化整為零?環保署:需合併環評

半世紀前,亞洲水泥在新竹縣關西鎮開闢「橫山場」,炸山挖礦所造成的環境破壞和工安意外是許多在地居民的夢靨,本以為礦廠開發會隨著民國92年橫山場熄燈而落幕,沒想到時隔12年,亞泥有意在橫山場周圍再開闢礦場,數十位關西鎮金山里、玉山里和錦山里的居民擔憂歷史重演,在今天環保署審查礦場環評計畫時,特別北上進行抗議。
四分子捨石場問題未解決 泥流入農田、校園
遠東集團所擁有的「亞洲水泥」在民國49年曾於新竹縣關西鎮的帽合山開闢「亞洲水泥橫山場」,炸山挖礦後廢土便往北側溪溝推,逐漸形成今日面積大於30公頃、海拔約480公尺的「四分子捨石場」。
這個捨石場規模之大一直是地居民的夢靨。在關西鎮金山里擁有一座柑橘園的老農戴阿宏指出,2012年曾因一場暴雨導致四分子捨石場崩塌,有些泥流就沖進他的柑橘園,那年他幾乎沒有收成,但沒想到亞泥提出的事後補償竟是300包水泥,從此不聞不問,「那是我的私人土地,亞泥沒跟我買,怎麼可以侵占我的土地。」
曾在亞泥礦場工作的羅政宏則提到,四份子捨石場不只造成當地地下水文改變,擋土牆與道路龜裂,由於捨石場下方不到300公尺距離就是金山里,過去便曾發生過土石流沖進錦山國小和金山里聚落的狀況,「宛如小林村第二!」
環團:三礦場相連 業者卻分切三案規避《環評法》新規
亞泥橫山場後來隨著70年代政府的水泥產業東移計畫,在92年正式熄了燈號,當時為了保護西部礦源還在關西鎮一帶劃設「石灰石礦保留區」,但經濟部2年前將新竹縣轄內2個保留區都予以解禁,隨後羅慶仁、羅慶江和亞洲水泥的礦權申請陸續通過,成為外界所稱的「西部復礦第一案」。
環保署今天下午連續審查「羅慶仁等所領臺濟採字5645號」、「亞洲水泥股份有限公司所領臺濟採字第5640號」兩案,再加上近期將送件的「羅慶江所領臺濟採字5647號」,這三個礦場基地幾乎相連,又都專為亞泥供料,就連加工運輸器材也都共用,業者卻拆開來分送審查,遭環保團體和在地居民抨擊有規避《環評法》之嫌。
據了解,羅慶仁、羅慶江和亞洲水泥三案面積分別為28公頃、26公頃和26公頃,合計共約81公頃,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潘正正強調,民國88年亞泥曾提出一個單一礦場申請案,面積廣達116公頃,這次範圍和當年申請案差異不大,僅排除捨石場和羅慶仁和亞泥間的地質問題區,如今卻切成三案分送審查,恐有規避《環評法》的嫌疑。
今年7月新修正通過的《環評法施行細則》第19條第1項第1款指出:新增探礦、採礦工程面積達50公頃以上,就應該直接進更嚴謹的二階環評審查程序。地球公民基金會和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一致認為,本於法令的規範,環保署應該站在環境保護的立場,要求三案併審,直接送交二階環評,進行實質審查。
除此之外,綠黨不分區立委候選人詹順貴直言,像亞泥案這類高耗能產業根本不該再開發,而就其觀察亞泥財務年報,其2011年到2014年約有3成的水泥和熟料都外銷他國,今年亞泥更預估外銷數值提高到148萬噸,但目前送交環保署審查的三個礦場案最多只能創造在地就業約30人,究竟是在為台灣創造什麼經濟利益?
亞泥關西復礦爭議大 環保署環評委員自提併案審查
環保署下午先進行「羅慶仁等所領臺濟採字5645號」審查時,還未進入實質討論,席間便有環評委員提出程序問題。環評委員游繁結提到,羅慶仁、羅慶江和亞泥三案相距不遠,無論是空氣或噪音的影響都有連動關係,不應拆成三案分別審查。
接著專案審查小組進入閉門會議討論,最後做出「三案應合併評估」的決議,送交環評大會討論。至於三案是否併案進入二階審查?也將由環評大會討論。
對此,亞泥新竹製造廠廠長邱志宏僅表示,勉強接受這個結論,畢竟這是環評委員的意見。

第一次大事記

姓名:郭安柔
班級:政二B
學號:06114221
出處: https://e-info.org.tw/node/214172
       環境資訊中心
日期: 2018年09月25日
【標題】環署首份調查 海水、自來水、海灘、貝類都含塑膠微粒
【內文】
環保署25日公布國內塑膠微粒含量首次調查結果,包括海水、自來水、海灘與貝類在內,大部分的樣品中都含有塑膠微粒,自來水中檢出塑膠皆為纖維狀,每公升為0至6根,遠低於瓶裝水的檢出量;海水中的微型塑膠數量為每1000公升有1000至1萬8500個,沙灘砂礫則是每公斤26至2400個,養殖及野生貝類為每公克0.2至5.2個。
顯微鏡下,扇貝中的束狀塑膠纖維。環保署環檢所提供。
鑑定結果顯示,這些微型塑膠的材質以PP、PE、PS為主,來源多是常見的塑膠用品,例如寶特瓶、塑膠袋、瓶蓋、吸管、塑膠飲料杯及各種人造纖維產品等裂解後在環境中停留達千百年,環保署提醒,還是要從塑膠垃圾源頭減量做起。
這些塑膠微粒恐經過食物鏈,最終回到人體,但實際的健康風險評估與安全容許標準,目前世界各國都還沒具體研究出爐。
近年塑膠微粒污染問題受國際重視,更有研究指出污染不止於海洋環境,許多國家的淡水、陸地,甚至南北極都有發現塑膠微粒。2017年9月非營利媒體「Orb Media」調查報導指出,全球10多國的159件自來水樣品中,有83%檢測出塑膠微粒。
這些尺寸不到5mm的塑膠微粒,由於會快速地遭生物攝取,因此對生物的傷害比起大型塑膠碎片更高,科學家更發現,微型塑膠已經形成了「塑膠生物圈」——一種新興的生物型態。
環保署從2017年12月到今年7月間,對全台89處自來水淨水場、七處養殖區、二處海水浴場的海水、自來水、砂灘砂礫、貝類中塑膠微粒含量的調查。環保署副署長詹順貴表示,這份調查為搜集背景資料,做為未來制訂政策參考用,有需要的話,環保署可能再作下一波調查。
環保署在今年2月與民間團體「海廢治理平台」合作公布了「海洋廢棄物治理行動方案」,當中便將調查塑膠微粒污染現況列為重點項目,並由環檢所負責。
環檢所人員檢測樣本中塑膠微粒。賴品瑀攝。
自來水每公升有0至6根纖維 但遠低過瓶裝水
環保署環境檢驗所組長楊喜男表示,在自來水的部分,總共做了100個清水、23個原水樣本,從結果來看,在濃度上與國際相去不遠,而當中的塑膠微粒主要以纖維狀居多,PET、Nylon、PE為前三名的成分佔了85%。
自來水的100個清水樣本中,有44件檢出塑膠微粒,每公升有0至6根纖維,原水的23件有14件檢出,平均每公升有0至8根塑膠纖維。台灣自來水公司副總經理吳振榮表示,這樣的數值不但低於國際文獻,更遠低於瓶裝水,因此建議民眾,還是盡量使用自來水,也減少瓶裝水的包裝成為污染來源。北水公司也強調,近期在大台北地區設飲水機、裝指引牌,鼓勵民眾多裝自來水,少用瓶裝水。
Orb Media今年3月曾經發佈委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弗里多尼亞分校調查,指出全球十餘種品牌的瓶裝水,多達93%出現塑膠微粒,甚至有驚見一公升含有上萬顆者。
環檢所使用的採樣器。賴品瑀攝。
淡菜、牡蠣、扇貝、蛤類皆含微粒 野生牡蠣高過養殖
在七個貝類養殖區、2處海水浴場進行的海洋環境採樣,海水的部分,則顯示當中發泡、薄膜、顆粒、碎片、纖維型態都有,顏色也更加多樣,材質PP、PE、PS為主,佔了77.6%,與國際一樣。砂灘砂礫則呈現不同深度所含的塑膠微粒數量與成分沒有差異,主要為PE、PP、PS佔比74.7%。
在養殖與野生貝類的調查上,淡菜、牡蠣、扇貝、蛤類都有發現塑膠微粒,淡菜一克含1.2至2顆、牡蠣野生者一克0.7至5.2個,養殖0.2至3.5個、扇貝一克3.1個、蛤類一克0.2個。由於貝類與濾食的方式進食,所以含有塑膠微粒以纖維狀為主,材質以PP、PE、PET、Nylon,就佔了92.7%。
這個數值與國際文獻平均值相比約為中間偏低。楊喜男指出,國外資料顯示,中國養殖貝類含量1克含2.1至10.5個;歐洲淡菜比利時一克0.26至0.51個、德國0.36個、北海0.2至0.3個。法國養殖牡蠣一克也有0.47個塑膠微粒。
面對含有塑膠微粒的貝類還應不應該吃的提問,楊喜男表示,目前聯合國表示,由於這些貝類含有豐富營養,仍建議食用,但目前的確各國都還沒有完成相關的健康風險評估,攝食量對健康影響程度,還不得而知。

【心得評論】
看完自己生活中所接觸到的各種事物,小至連生活所必需的飲用水,都有塑膠微粒,真的讓人非常驚訝。多年前,大家只談論的是塑膠無法輕易分解,然而殊不知其卻能夠經由風吹日曬雨淋,變成微粒大小進入整個地球的食物鏈。至今走到超市內,還是可以見到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大多都由塑膠製成,不然就是以塑膠包裝。而這些製品有許多皆是一次性的,用完即丟。許多環保團體早已高聲呼喊塑膠減量甚至禁用塑膠,但如此道德性的呼喊,連我自己在些許時刻為了貪圖方便還是會使用,直到後來政府禁止店家免費提供一次性塑膠袋,人性的自私與自我蒙蔽的情況才會真正受到約束。這幾年來,從無止盡使用塑膠製品,到要戒掉這些習慣,剛開始真的非常不習慣。但真正成功後,卻發現家中多了一份生活品質,不再有雜亂不堪的塑膠袋囤積、木製家具雖昂貴卻十分有質感。減塑活動我認為真的要更加的去推廣,最重要的是政府的公權力必須進入,如此才能徹底的達成功效。

第一次大事記


 扭轉「罰款比防治污染便宜」 水保罰鍰額度提高

系級 : 政二A
姓名 : 黃秉洋
學號 : 06114110
時間 : 2018/9/26
出處 : 環境資訊中心 TEIA  https://e-info.org.tw/node/214197


        水污法母法修法後,相關子法也因應修正,面對實際執行裁處上的認定與疑慮,環保署水保處也將以明確規範違規態樣及審酌點數來提出計算的依據。
        
        而現行裁罰額度對於畜牧業、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及非屬水污染防治法列管的事業有罰鍰過輕的情形,也遭重新檢討,水保處處長葉俊宏指出,若繼續是罰款遠不及處理費用,業者就會抱持著乾脆讓他罰的態度,不符合社會正義。
其中畜牧廢水的超標罰金增加了3倍,26日在公聽會中遭遇農委會爭取不調整,但葉俊宏強硬表示,目前畜牧業願意投入資源化者比例極低,這次的修法也是為了鼓勵業者轉向循環經濟,且日前行政院以提出將加強管制500頭以下的小型養豬場,環保署將配合政策執行。

       「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罰鍰額度裁罰準則」是對不同的污染特性及違規情節,分別訂出處份點數、基數,及加重、減輕裁量的認定方式,作為建立裁量的準則。
這次的修正包括了,配合水污法子法修正,增修違規態樣和審酌點數;修正營建工地規模及未遵行逕流廢水管理規定的態樣和審酌點數;修正逾期未繳納水污染防治費者的日數認定方式;修正有申報義務,不為申報者與經通知限期申報,屆期未申報者之日數的認定方式;修正畜牧業、公共污水下水道系統及非屬水污染防治法列管事業的處分基數。例如加重故意造假自動監測數據者,裁處點數將加重為100點;發生疏漏的案件,情節嚴重者,也將大幅提高罰鍰,可達該條的最高罰鍰,不再是過去的只罰十餘萬了事。

        參與公聽會的地方政府與部分產業界代表,大多對這一波加嚴、提高罰款無太大意見,不過農委會卻對畜牧業超標的處分基數將提高表達反彈,認為此舉恐衝擊豬農生計,且養豬廢水屬有機質,不應與其他工業排放一概而論。
        在這一次的修正中,水保處提出包括超標、無證排放、未依許可登記事項運作、疏漏、繞流排放、非法稀釋、功能不足、無證貯留、規避拒絕查證等項,處份基數分別提高二到三倍。
        葉俊宏表示,以兩百頭規模的為例,一個月的防制設備約需花費1萬6000元左右,但依照目前的查核能量,一年頂多能查兩次,即便兩次都有超標等違規,以目前一次開罰平均為1萬3000左右,一年也就罰2萬6000元,業者當然不想設處理設備,因為不處理直接挨罰都划算,因此必須提高罰則,讓罰款將遠高於處理設備的費用,迫使業者走向循環經濟。
據水保處統計,畜牧業的廢水處理成本,應規模的不同,每月介於1萬6800元至252萬元,但近3年裁罰額度介於6000至100萬間,且近9成的罰鍰低於10萬元,兩者相比較,顯得現行罰鍰的額度過輕。且水保處2018年的4至8月間曾對中南部232家畜牧業者進行稽查,總共提出91次告發,有42次處分,但平均下來,每案僅處分了1萬3000餘元。

        葉俊宏指出,水質保護法令中其實也有提出,若有進行畜牧糞尿沼液渣肥分使用、個案再利用及符合放流水標準水資源回收澆灌植物等「資源化」可享減輕點數的優待,但是目前5000頭以上的畜牧場卻願意申請者仍不高。據水保處資料,目前國內5000頭以上的畜牧場共有125場,但已採行卻35場,比率僅為28%。

心得 : 
        不論是工廠或是養殖場所造成的自然汙染,都是不斷被討論且常引起爭執的議題。而其中「水汙染」又是此議題中的要點,因為大多數的工廠或養殖場,水是不可或缺的資源,所以其使用的水資源環境,很容易遭受汙染。而根據現行的法規裁罰額度,僅十餘萬元左右,無法有效遏阻汙染的情形發生,所以決定將罰額調高、提高審查標準,這也是整篇文章的主旨。
        但我個人認為,提高罰額仍是個治標不治本的方法。或許有些人會覺得,只要將罰額提高到「恐怖」的程度,廠商就會因為罰額過高,不願受罰,而選擇投資保護環境的設施;這種想法其實十分天真,若我是廠商,儘管將罰額提高、標準上升,我仍然會選擇支付罰款,為什麼呢?因為錢是可以再賺回來的。用常識來進行推論,規模越大的廠商,就表示它擁有成正比的競爭能力與經濟能力,同時,對水資源的汙染規模也理應較大。那麼若要保護及改善環境,必須投資更多的資源去購買相關設備,而且我所考量的點還不包含政府的定期檢查、設備維護等成本。在這兩者的比較下,我相信多數以營利為目的的廠商,當然會選擇支付罰緩解決問題,畢竟錢再賺就有了,而且規模愈大的廠商,就越會傾向這種解決方式,因為他們的經濟能力更強,有著極高的金錢收入。這就是為何此議題一直爭吵不休,無法妥善處理。在最後,我只能說,或許錢能再賺回來,但環境一旦受破壞,是無法完全復原的。希望所有人能認清這項事實,至少能保有這種觀念,世界的環境問題才會被重視。

第一次大事記

政三A 林詩維 05114184

()大事記內容

米其林啟動循環經濟 2048年輪胎永續用料達80%、百分百回收

・時間:

2018年09月28日 上稿編輯: 鄒敏惠
・出處:


環境資訊中心外電;姜唯 翻譯;林大利 審校;稿源:ENS
https://e-info.org.tw/node/214216

新聞內容:



2018年全球報廢輪胎達10億個

世界永續發展工商理事會估計,2018年全世界將產生10億個報廢輪胎,約2500萬噸。今日全球輪胎再製率為70%,回收率為50%,多的20%轉化為能量。相較之下,塑膠包裝或容器每年回收率僅14%。
為實現「Ambition 2048」,米其林正在投資高科技回收技術,以期將永續材料比例拉高到80%。
米其林總部位於克萊蒙費朗,目前在全球有11萬1700名員工,遍佈170個國家,在17個國家擁有68個生產基地,2016年共生產1.87億個輪胎。

「Biobutterfly」計畫 啟動輪胎循環經濟

米其林計畫用它的新輪胎「VISION」建立循環經濟。這種新概念輪胎不需要充氣,將採用生物來源和回收材料製成,胎面可由生物分解,透過3D列印再製。

今日輪胎的成份包含超過200種原料。輪胎工業中使用的橡膠中有60%是用石油衍生碳氫化合物製成,剩下的40%仍然是天然橡膠。
米其林的「Ambition 2048」永續發展目標包括致力研究生物來源材料。2012年米其林與「Axens」石化公司和法國石油能源研究所(IFP Energies Nouvelles)共同啟動「Biobutterfly」計畫。
「Biobutterfly」計畫致力於透過生物材料製作合成橡膠,例如木材、禾稈(straw)和甜菜。

專利技術 回收輪胎轉化為永續材料

米其林也試著將更多可回收和可再生材料整合進輪胎中。2017年底米其林收購了總部位於美國喬治亞州的「Lehigh Technologies」化學公司,該公司的專利技術是把回收輪胎轉製成高科技微粉化橡膠粉末。
這些創新材料減少了輪胎生產所需的非再生原料數量,如合成橡膠或碳煙。
微粉化橡膠粉末是一種低成本的永續材料,可代替輪胎製程中使用的其他材料,以及塑膠、瀝青和建築材料。
世界許多輪胎大廠以及瀝青和建築材料專業公司已經是「Lehigh Technologies」公司的客戶。
藉著「Ambition 2048」,米其林估計將實現:
*每年省下3300萬桶石油,足以填滿16.5個超級油輪
*法國每個人一個月的總能量消耗
*每年省下一台一般轎車(8L / 100公里)跑650億公里的油耗
Sustainable Ambitions: Michelin Plans for 2048
CLERMONT-FERRAND, France, September 24, 2018 (ENS)
                                                                 
()  心得 

  在這則新聞裡,我看見企業一邊
追求永續經營,也一邊帶動整個社會開始重視永續利用。生活中有太多物品使用無法回收再利用的原料,進而造成大量無用的垃圾,身為輪胎大廠的米其林能率先想到將不可利用的輪胎進行回收處理是很有智慧的事情,除了能提高回收量、提升經濟效益之外,同時也能提升其企業的好感度。文中提及,若使用此款輪胎未來將不需要再充氣,胎面可由生物分解,透過3D列印再製,不禁令人好奇未來此種新型輪胎的耗損度為多少,若能夠經由生物分解,是否表示輪胎在反覆摩擦的過程中,胎紋將很容易就會被磨平等等的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