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減用煤炭「失敗」多家工廠復產或令全球氣溫上升
時間:2018年9月28日
出處:BBC環境事務記者,馬特.馬格拉斯
內容:一項對衛星圖像的分析顯示,中國有數百個燃煤發電站已經重新開始生產工作。
這項由綠色組織CoalSwarm發起的研究表明,中國正在開發259千兆瓦的新產能。報告稱,這相當於美國全部燃煤發電廠的產能。研究稱,中國政府試圖取消大量燃煤發電廠的努力已經失敗。
根據這項研究,2014年至2016年期間,中國省級批准的新煤炭項目數量激增。這是因為中國中央政府權力下放,地方當局擁有煤電廠建設審批的權力。
該報告稱,目前中國擁有993千兆瓦的煤電產能,但批准的新電廠將在此基礎上增加25%。中國中央政府曾試圖暫停100家發電廠的生產。但這份報告稱,中國政府的成果要遠遠低於之前的媒體預測。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衛星圖片研究了所有被下令暫停生產的電廠,發現許多地方的工廠正在施工。例如,去年9月,中國國家能源局下令一批工廠降低生產速度,這些電廠總計可以生產57千兆瓦的電力。能源局還禁止它們在2017年接入電網。然而,衛星數據表明,這些工廠中有將近一半都沒有降低生產速度。
「這一新證據表明,中國中央政府無法阻止失控的燃煤電廠建設,這令人震驚—地球已經容不下另一個跟美國煤電廠一樣生產規模的產能了,」來自CoalSwarm的泰德·那切(Ted Nace)說。
「中國中央政府想解決這個問題還為時不晚,但他們必須開始取消一部分生產,而不僅僅是調整。」如果這種超額產能開始運作,那麼全球限制二氧化碳排放量就會變得更加困難。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報告,為將全球氣溫限制在比工業革命之前的數字高1.75攝氏度以下,中國必須在30年內關閉所有沒有碳捕獲以及封存設施的發電廠。
「為避免氣候變化帶來的危險,需要在2045年之前逐步淘汰全球的煤電廠,"該報告的第一作者克里斯蒂娜·希勒(Christine Shearer)說。 "中國需要開始規劃現有煤電廠的大量退役,而不是建設數百座新的煤電廠。」
然而,一些研究人員認為,這些新增的工廠更多是為促進中國當地經濟,而不是增加碳排放。奧斯陸國際氣候研究中心的格倫·彼得斯(Glen Peters)說:「在中國,煤電廠的運行時間只有其他地區的一半,因此目的不是增加新產能。」他沒有參與該報告。「新的煤電廠建設很可能是為了保持經濟發展,特別是從各級省政府的角度考慮,而不是為了未來的發電需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