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碳排降不下 巴黎氣候協定前景黯淡
時間:2018/10/19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內文:上稿編輯: 鄒敏惠
摘錄自2018年10月18日中央社報導
國際能源總署(IEA)今天(18日)表示,能源部門去年的碳排放量已創下紀錄,今年又將持續上升,落實巴黎氣候協定目標的前景因此更趨黯淡。
能源部門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總量的80%,其餘則多為森林砍伐及農業所致,因此能源部門的作為是控制全球氣溫不致驟升的關鍵。
國際能源總署(IEA)執行董事比羅爾(Fatih Birol)在波蘭駐巴黎大使館主辦的外交聚會上告訴與會人士:「很抱歉,我有非常壞的消息要告訴各位」。
他說:「今年的排放量將再次增高,當全球排放量達歷史新高時,我們將舉行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COP)。」這場會議將於12月在波蘭卡多維斯(Katowice)舉行。
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曾連續3年保持不變,但去年上升了1.4%,使外界原以為二氧化碳排放量已到頂的想法破滅。
心得:
對於一個從以前教科書上可以看見,甚至可以說記得滾瓜爛熟的議題,如今卻看到全球排碳量不增反減的消息,著實令人遺憾。針對於全球排碳議題,其實答案很明顯,對於全球工業發展和環境保育,我們必須要有新的思維和觀點,縱使現今許多已開發國家對於減碳議題已經著手甚深,但我認為,主要的問題,還是在於開發中國家,和那些面臨經濟轉型的國家,這些國家往往不是為求經濟發展而犧牲掉了環境,就是面臨資源不足、無法轉型、甚至對於綠能產業的技術不夠純熟;總的來說,就是誘因不足,無法鼓勵這些國家成功轉型,因此我認為以一位地球公民的身份而言,國際組織對於此議題的權限應更加擴大,抑或是利用利益交換的方式,提高誘因,讓這些工業大國、開發中國家等,可以有更多的籌碼進行協商,能夠真正地對於地球暖化提供實質貢獻。否則若繼續一昧地追求經濟發展而不關注此議題的話,那將會是殺雞取卵,沒有一個永續的未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