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20日 星期二

第八次大事記

葬禮新選擇 -200℃冰葬 震成粉末更環保

系級:政二A
學號:06114112
姓名:白昕祐

內文:有鑑於土葬、火化可能對土壤造成的危害,瑞典生物學家蘇珊娜(Susanne Wiigh-Masak)發明新的環保葬:冰葬,她宣稱採用此方式,會比傳統的土葬、火化來得更環保、更省錢。
BBC的實驗室報告說明,冰葬(promession)使用液態氮將屍體冷凍與分解,液態氮能將物體冷卻至攝氏-200度的低溫,這會讓物體內部的成份急遽的改變,逼出內含的水份並使得物體變得相當易碎;因此低溫脫水後的物體能夠很輕易的透過震盪粉末化。人體含有75%的水份,採用這種方式,人體依然維持有機的形態,散佈的粉末可以成為滋養萬物的養份,真正的回歸大地。這讓冰葬變成一個可行的方案。
西班牙將成為全球第一個施行冰葬的國家,加拿大以及美國的部份地區也已準備要採行這個方案。

心得:這樣新潮的葬禮儀式確實讓人耳目一新,面對葬禮儀式,各個國家、宗教都有其意義和各種不同的地方。基於現代社會多元文化的立場,對於各文化的儀式我們都應該要給予尊重和加以保存,但不可否認的事,很多傳統文化對於現今的環境已經造成很大的傷害,以我國最盛行的傳統佛道教儀式為例:從燒香拜拜、燒金紙、到火葬、最後到入土為安,中間的過程十分不環保,燒金紙跟燒香會造成大量的空氣汙染、火葬也事,而若下葬是選在山坡或是設立墓碑,對於土地的水土保持力和生態多樣性都有很大的影響。
因此,身為一個新世代的地球公民,我們要去思考的,不僅僅是如何運用最人性化的方式來去追思先人、紀念先祖,更重要的是要讓其過程更加的環保,更加地具備永續性,才是我們應該去思考的問題,傳統固然具有其象徵性的意義,但是若要順應時勢和永續發展,就必須要讓傳統再創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