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第十二次大事紀


慈善團體啟用冷藏庫 分享食材助弱勢

政二A 楊兆暉 06114107    
時間:2018/12/13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TEIA
內容:
高雄市慈善團體聯合總會獲捐助建置的貨櫃型冷藏庫13日啟用,獲贊助的200多箱高麗菜等食材即刻進庫冷藏,延續食物的生命。 這座貨櫃型冷藏庫約為一只標準貨櫃,由頂新和德文教基金會捐助,多名善心人士和公益團體運來大批香蕉和高麗菜等食材,近日價格崩盤的高麗菜有200多箱,總重超過5000公斤,可適時調節食材供需。
高慈總會理事長蘇金樹說,感謝各界的愛心,不僅可延續食物的生命,並可將食材供給需要的民眾,希望更多農漁肉生產商及製造商或賣場及個人加入捐贈分享行列,由續食平台再分配讓更多人溫飽。高慈總會去年11月在家樂福文教基金會支持下成立「阿福食物銀行」,投入搶救食物的行列,1年來共搶救約68噸的續食、照顧3萬多人次的弱勢家庭。
心得:
即食品商店、愛心冰箱,這些形式的食物再利用與救濟活動,說真的,我一直很贊同,這是一個非常優質的活動,食物我們也許不需要,可它還是好的、可食用的,不應該我們不吃了、不愛了,就隨意丟棄,而透過這形式的活動,不僅延續了食物的壽命,同時也能讓更需要的人得到,或許在我們眼中不起眼的剩食、快過期的食品就只是待丟的垃圾,但他可能幫助其他人維生的稻草,再說,人口一直不斷爆炸成長,糧食短缺,再也不是一個空口說白話的恐嚇了,它已經變成一個一定會發生的危機,只是時間的早晚問題而已,所以我們更不應該浪費食物,再說這塊市場,其實應該是能發展的,目前並未有太多的投注在這塊上面,永續經營是未來很大的一個趨勢,我們不能只顧著自己的生活,也該為了下一代著想,總不可能孩子生了,卻沒有糧食養長大吧?而回到題目的這個冰箱,這是一個很好的發想,穀賤傷農,如果能因此調節市場供需,讓市價回歸平穩,不僅對農民有保障,也對消費者有保障,而且這些食物不是被拿來亂用,而是用來照顧弱勢家庭,不僅友善環境,更是對社會盡了一份愛心做公益,3萬多人次的弱勢家庭,救起來,不知省了政府多少錢,更別提那些食物如果浪費掉了,後續的處理成本,社會要永續發展,是必須依靠大家的同理心與愛心去共同維持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