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7日 星期日

第二次大事紀

核災後重生 車諾比將擁太陽電廠

政二B 蘇柏宇 06114250
時間:2018年10月07日
來源出處:環境資訊中心謝曙霞摘錄自2018年10月07日台灣醒報烏克蘭報導。


新聞內容:
諾比將啟用太陽能發電廠!自1986年的核災後,車諾比一直給世人荒蕪的印象,但在烏克蘭政府給予土地與收購電價的獎勵下,「車諾比太陽能」公司將在車諾比啟用一座一百萬瓦產能的太陽能電廠。
據了解,烏克蘭當局向車諾比太陽能公司提供了2, 500公頃的便宜土地,並承諾會以歐盟價格的1.5倍收購電力,也被外界認為是為了要斬斷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車諾比太陽能公司是由烏克蘭的羅迪納能源與德國的Enerparc AG能源共同合作的計畫。烏克蘭國家投資委員會主席柯伐林夫指出,企業2018年對烏克蘭綠色能源的投資比2017年多出了兩倍,與國會預計在2019年取消對綠色能源的補貼有關,屆時新建的綠色能源將不再擁有減稅優惠。

心得:
在烏克蘭的車諾比核電廠於1986年發生核電廠爆炸案,造成輻射大量外洩,整個歐陸都受到相當程度的影響,更是核災中層級最高的事件,大量人口死亡、孩童畸形、斷手殘腳等,更有造成畸形兒的誕生。而此事件更是為全球的警惕,核電廠雖以少量資源就可產生大量能源,相當效率且與相較他類發電模式產生較低程度的汙染(空氣汙染)。但隨著核災一件件的發生,人們開始省思核能的可怕,並求以他種模式發電。
反觀台灣,近期正爭議的深澳電廠興建案,政府試圖要在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將核電廠完全除役,但因我國再生能源發展尚未成熟,不足以填補廢核後的能源缺口,並以燃煤、天然氣的發電廠作為此階段的替代措施,但所誠如當地居民的反對理由,所造成的汙染與空氣更加惡化,真的是對於地球用續發展的幫助嗎,還是只是兩權相害取其輕?都是值得深思與討論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