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市滿街競選廣告 合法登記僅195件
日期:2018年11月06日
出處:自由時報
內文:
9合1選舉在即,琳瑯滿目的競選廣告早已佔據北市各角落。根據「台北市競選廣告物管理自治條例」規定,候選人於9月24日起可向建管處申請刊登競選廣告。而經過1個月,全市僅有195件向建管處登記,因此其餘均是「非法」競選廣告。
根據建管處統計,195件申請的競選廣告物分布在港湖、松信、文山等區,其餘區域竟是「掛蛋」,明顯與現實不符,但建管處至今並未開罰,僅發文各政黨市黨部要求約束所屬候選人。
建管處表示,競選廣告於9月24日開放合法申請刊掛,經過1個月後統計,目前全市僅有195件,分布於港湖、松信、文山等區,令人嘖嘖稱奇的是士林北投、中山大同、中正萬華及大安等七區也遍布競選廣告,卻是申請案量全部「掛0」。
而再細看廣告申請人,市長候選人均無申請合法廣告看板,195件的廣告看板中有90%以上為現任議員申請,參選新人幾乎無申請,但整體申請量仍微乎其微,全市125位議員候選人中,有向建管處申請者「1隻手數得出來」。
另外,北市除了有競選看板外,也有公車廣告及3米以下的競選海報。負責3米以下競選海報的環保局則說,目前並無收到任何1件申請的競選廣告。公運處統計,目前全市共有1751輛公車競選廣告,並表示公運處對於公車廣告管理嚴格,認為若無申請業者不敢刊登,因此申請數量應與實際數量接近。
心得:
事實上選舉的過程我個人認為很不環保,滿街的布條和旗幟,在製造的過程就已經很不環保,因為都是塑料製品,並且在選舉結束之後,都沒有再利用的空間,造成這些塑料製品成為短期的消耗品,不僅讓市容更加醜陋,還造成了很多的汙染。但換個角度思考,其實這跟整體政治生態息息相關,因為在選舉的過程中,候選人本身就是很需要曝光度,但是不是每個選民都會對政治有熱忱或是主動去關心政治,所以這事我覺得大環境可悲的地方,因為民眾的冷感,造成候選人必續要透過這樣的手段來增加曝光度,結果又造成民眾的反感,進而產生惡性循環,不斷地陷入輪迴,希望有朝一日,我們的選舉可以不要有大量的文宣或廣告,用最低成本,最低汙染環境的方式進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