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級:政二B
姓名:蘇柏宇
學號:06114250
印尼逾3成珊瑚礁狀況糟糕 生態未來引發關切
新聞來源:TELA,https://e-info.org.tw/node/215260。
時 間:2018/11/30
新聞內文:
針對印尼1萬7000餘個島嶼上1067處所做的調查,揭露這個國家的珊瑚礁狀況危急。
「印尼國家科學院」(Indonesian Institute of Sciences, LIPI)的科學家發現,僅6.5%的珊瑚礁狀況極佳,但是36%的狀況糟糕,約34%尚可,其餘則是歸類為良好。
印尼國家科學院的海洋研究中心負責人德哈姆西亞(Dirhamsyah)博士說:「當前印尼珊瑚礁的情況,深受人為因素的影響,危及生態系統的海岸開發增加了。」
珊瑚礁聯盟(Coral Reef Alliance)指出,印尼擁有全世界最遼闊之一的珊瑚礁系統,並且居住在靠近珊瑚礁的居民,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還要多。
個人心得:
眾所皆知,珊瑚蟲對海洋生態環境與水質相當敏感,若稍有變動或是水溫提升,都可能造成珊瑚蟲移居甚至死亡。
在看到此篇新聞的同時,恰逢澳大利亞於28日亦對大堡礁進行歷年來最大規模的復育,將科學家培育之珊瑚幼蟲重新植入因氣候問題而白化的珊瑚,而鄰國印尼地處赤道,國內更有豐富的珊瑚礁生態,然因工業化後濫排工業、民生用水等,以及全球暖化海水溫度提升,或是其他人為因素致使海域水溫驟然提高等(例如於海邊進行發電,並將冷卻水直接排入海域中),都會對珊瑚礁產生極大的傷害。而在台灣南端與東沙環礁皆存有豐富珊瑚礁,也希望相關當局對於海洋生態的保護得以重視且持續,尤其於南部之高屏溪屢屢有違法排放廢水的情況發生,若因海流或洋流等致使汙染源擴散,對海洋系統與珊瑚礁等都會是一大威脅,因此在更重視環境的社會中,除了關心氣汙染所帶來的危害外,希冀對於海洋生態的維持也可不中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