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日期:2018/12/07
政二A 06114112 白昕祐
內文:
當選連任的盧森堡總理貝特爾5日宣誓就任,聯合政府計畫自明年夏天起,執行火車、電車與巴士都不收費的方案,創下全國搭乘大眾交通工具都不用錢的全球首例。
首都盧森堡市飽受全世界最嚴重的交通壅塞所苦,全市居民約11萬人,但有40萬人通勤進入市區工作。研究顯示,2016年這座城市的駕駛人平均因堵車耗費33小時。法國、比利時與德國的近20萬人每天通過邊界到盧森堡工作,而盧森堡實際居民總數僅60萬人。
盧森堡今年夏天起已推行孩童及20歲以下青年免費使用交通服務,中學生可免費搭乘接駁車往返住家與學校。一般的通勤客也只需付2歐元(約台幣70元),即可搭程將近兩小時的車程,在這個幅員只有2590平方公里的國家,幾乎可到所有地方。
心得:看到這則新聞,對於台灣這種都會密集的國家來說,可真是比烏托邦還令人嚮往。以盧森堡的情況而言,其財政狀況的能負擔的情況下,這樣的政策施行,確實對於減碳有相當大的幫助,不僅可以刺激人民搭乘大眾運輸的意願,同時在都會地區人口密度高之處,不僅可以提高單位交通運量,也可以有效地減緩都市塞車的問題,不僅減少私家車輛的排碳,更可以讓塞車這種低燃油效率的駕駛行為減緩,以台灣而言,確實是值得羨慕的。
但換句話說,以台灣的財政現況,絕不可能這樣實行,畢竟政府能力有限,何況,使用者付費,實屬天經地義,但我們該從這案例思考的重點其實應在於如何提高人民使用大眾運輸的意願?同時,如何能夠產出快速、便捷、且可以讓人人都負擔的起的大眾運輸系統?考驗著當政者的能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