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王亭勛
班級:政二B
學號:06114220
日期:2018/09/27
【標題】中油高雄煉油廠列91項文資 市府喊暫緩拆
【內文】
文化部委託中冶公司調查中油高雄煉油廠文化資產,列出79項50年以上建物,及12項未達50年但有文資價值潛力的建物。高市文化局函請中油公司依文資法規定,在對這多達91項建築及設施進行文資價值評估前,暫勿拆除。 高雄煉油廠2015年11月熄燈,中油正進行地上設備拆除及污染整治。
文化界雖一直呼籲保存中油高煉廠的文化資產,但中油目前積極規劃轉型為國家級的「新材料循環經濟產業研發專區」,不能不動起來。 高市文化局副局長林尚瑛說,清冊中的建物,包括「工」字形的總辦公廳,是當時建廠時就蓋的統籌中心;廠區內的鐵道,現在僅餘約150公尺;員工聚會的中山堂出自設計故宮、國父紀念館已故建築師王大閎之手。
「中油高雄煉油廠產業文化資產」研究調查計畫主持人郭中端說,在中油高煉廠案中,值得保存的文資還有設施,像是廠區從日據時代以來的排水系統、動力系統、污水處理系統,都是珍貴的工業遺產,一鏟除就沒有了。
心得評論:
中油拆廠早該完成了,真的沒有理由再拖了。
身為一個高雄人,尤其是我國中就在後勁附近就讀,
因此,中油對當地的空氣汙染我是親身經歷過的。
如今中油要遷廠,這是中油欠當地居民的,並非一句有
文化保存的價值就繼續留著,或許保留下來是真的能帶
動觀光,但那是犧牲多少居民健康才換來的呢?對楠梓區
的居民又何嘗不是一次的傷害呢?因此,我認為中油的
拆遷是刻不容患的,或許我們可以再找地點在把機器原
封不動的搬過去,這或許才是一個兩全其美的方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