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大事記
姓名:黃子維
班級:政二B
學號:06114239
出處: https://e-info.org.tw/node/214405
日期: 2018年10月09日
【標題】丹麥冷卻系統 可省80%能源
【內文】
全球逾70大城市誓言在2050年前告別化石燃料,停止排放會導致氣候變遷的二氧化碳,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認為它還能更進一步,7年內、也就是2025年前就轉型成功,成為第一個碳中和城市。
哥本哈根官員承認,需重新思考和設計動力來源。官員的努力包括擴大公共運輸系統和自行車道、整修能源效率欠佳的建築、投資研究更潔淨的科技,並鼓勵使用電動車。另外,這裡的60萬市民幾乎人人有自行車,自行車專用道長達375公里,市府並加強興建自行車停車場。
哥本哈根數據顯示,該市2007年排放137噸二氧化碳,比2005年大減40%,每人平均排放量約2.2噸,是全歐最低。減排主因是改用當地自家電力公司HOFOR的風力發電。
HOFOR說,哥本哈斯也新建地區性冷卻系統,引海水為大樓和家戶降溫,相較於傳統空調,減少80%的能源消耗。該市目標是,2025年前全靠風力、太陽能、地熱能、垃圾、木材和其他生質能發電。
心得評論:
台灣最近因為深澳的問題吵得沸沸揚揚,蔡政府的能源政策也備受關注,甚至提出了2025非核家園之口號,這也引發了各界人士的爭論,一方面害怕核能有可能帶來的災害,所以預計關閉核能電廠,但這也是必要興建其他發電設施去填補。
但大多數人在爭論的同時,聚焦的點都在開源,但台灣真的需要這麼多電嗎?萬一之後電力仍然不足,那麼還要再蓋電廠嗎?看到丹麥這樣的案例,可以反思台灣的能源政策,百分之百模仿固然行不通,要如何變成一套適合台灣的方式,的確是值得我們去思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