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魯輸油管遭破壞 8000桶原油恐污染亞馬遜地區
04114230 政四B 陳妍伶
時間:2018年11月30日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
內容:
秘魯石油公司一名主管今天(29日)提出警示,當地原住民切斷亞馬遜地區一條主要輸油管線後,導致大約8000桶原油外洩,可能引發「災難」。
秘魯國營石油公司(Petroperu)經理艾爾瓦(Beatriz Alva)告訴N頻道:「我們可能面臨一場環境災難。」
艾爾瓦說,外洩的原油量大約「8000桶左右」。
艾爾瓦表示,位於東北部洛雷托地區(Loreto)偏遠的莫羅納(Morona)社區居民27日晚上「切斷輸油管」,且不讓工人進入維修。
這個區域絕大多居民為原住民。
心得:
原油裡的有毒化合物因地而異,但問題最大的是多環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包括、苯、甲苯與二甲苯,這些化合物會對人類和動、植物造成危害。原油中的多環芳烴等化學物質很難溶於水,會持續留在環境中,對人體健康有巨大威脅。環芳烴是著名致癌物質,它會透過皮膚直接接觸或呼吸系統進入人體,可能導致癌症。若於颱風季節發生漏油,在風暴助長下可能把浮油和有毒物質推向內陸,使更多人接觸到有害化學物質。若吸入或食入這些化合物,危害特別大。在哺乳類或鳥類等生物體內,這些芳香族碳氫化合物可能會轉變成毒性更強的物質,並傷害DNA。因而產生基因突變,可能會降低生育力、致癌,或造成其他問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