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川普」還未上台 競選期間亞馬遜毀林速度提高50%
政治系二A 黃耀陞05114160
時間:2018年11月19日
出處: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 https://teia.tw/zh-hant/e-info/17722
內容:
巴西總統大選結果由極右派候選人波索納洛(Jair Bolsonaro)出線。媒體氣候之家報導,根據官方初步統計資料,在巴西三個月的總統選季期間,亞馬遜地區的森林砍伐速度就提高了50%。

也就是說,從8月到10月,亞馬遜森林面積減少了1674平方公里,是紐約市面積的兩倍多,而這些森林砍伐後主要是轉作牧場。
增幅最大的是阿克里和亞馬遜州之間的邊境地區。與2017年同期相比,當地的森林砍伐量分別增加了273%和114%。
每逢巴西選舉年 森林砍伐量增
巴西每到選舉年,森林砍伐通常會增加,因為當地政客往往承諾當選就要開放保護區土地,或使環境立法更有「彈性」。
但在2018年的競選活動中,波索納洛讓這個現象更明顯。為了爭取農業企業、土地搶奪者和非法金礦工和伐木者支持,他反覆批評巴西環境機構「Ibama」的監管,稱其太超過,並有意識形態偏見。結果波索納洛在亞馬遜地區取得壓倒性的勝利,選舉期間的森林砍伐率更高。
一項調查顯示,親波索納洛的行政區,長期毀林率比第一輪投給左翼候選人哈達德(Fernando Haddad)的行政區高出2.5倍。
競選期間 環境執法人員遭攻擊
在競選期間,聯邦環境機構遭到波索納洛的強烈批評,面臨越來越高的反對聲浪。氣候之家的幾位受訪者表示曾被非法伐木工和礦工警告,說波索納洛掌權後,「事情會有變化」。
競選期間,聯邦環境局人員共遭到三次攻擊。最嚴重的一次是10月19日發生在帕拉州。負責管理保護區的單位ICMBio人員結束一次突襲任務後,遭到犯罪分子蓄意燒毀一座路橋而受困。
該團隊不得不快速搭建一座新橋,最後被帕拉州警察救出,但是警方很快地以缺乏安全措施為由,撤回了給ICMBio的支援。聯邦政府只好派遣僅在特殊情況下使用的國家警察部隊到該地區。
衛星監測伐林速度 選舉季節看出端倪
森林損失的新資料來自巴西國家太空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for Space Research,Inpe)開發的衛星監測系統「Deter B」。這個系統可以近乎即時地監測森林砍伐。這些資料是公開的,而選舉季節的伐林速度計算是在氣候之家的要求下,由Inpe執行。
巴西的正式年度毀林率則由Inpe的「Prodes」專案計算,比Deter B精確。然而,兩種系統通常會產生類似的結果。
2018年的森林砍伐率將在未來幾週內公佈,很可能從2017年開始就略有增加。
總統指示 未來環保部長人選要獲農業團體同意
選舉結束後,波索納洛表示放棄將環境部併入為農業部的競選承諾。波索納洛的親密戰友——農業和牛肉遊說團體建議他這麼做,因為環境部在農業事務之外還有其他業務,例如石油和採礦許可。
然而,波索納洛明確表示,他不會找環保主義者來領導負責保護亞馬遜的部門,未來的部長將先經農業團體批准。
上週波索納洛欽點黨團中農業小組的領導人克里斯蒂娜(Tereza Cristina)議員作為他的農業部長。克里斯蒂娜是來自馬托格羅索州的農業技師,該州共有牛隻2150萬,人口260萬。
心得:
從本報導中可以看出,巴西每逢選舉期間,候選人就會為了討好雨林區的選民,開放雨林的砍伐,並且執法人員若要取締相關行為,還會受到民眾攻擊,而總統也允諾未來任命的環保部長,居然還需參考農業團體是否同意,從以上種種跡象中我們可以發現,巴西在環境開發議題上,候選人為了拚選舉,越來越受到利益團體及當地選民的操控,保護巴西雨林區我認為是一個無庸置疑的、全球都認為重要的概念,但巴西的總統候選人為了討好選民及財團,做出了非常大的讓步,雖然巴西總統此一作為有他的原因及考量,但在如此全權性重要議題上面,我認為第三世界國家不得再繼續以發展經濟為藉口,忽視環境保護的責任,並且我們也發現到,大多數國家在選擇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議題孰輕孰重時,大多會因為選民的要求(通常是經濟發展優先,環境保護排在後面),而對環境保護政策做出妥協或讓步,而這也是身為在民主政治運作的台灣所需要借鏡的,若真想好好保護環境,是否應該把環境保護以憲法的方式進行明載,以防止候選人為了討好選民,動輒把環境保護議題與經濟發展議題之間的對抗性當成是利益交換的籌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