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14日 星期三

第六次大事紀

系級:政二B
姓名:杜鎧佑
學號:06114241

改善空污
中國天然氣進口增長33%成為最大進口國
出處:http://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611111(自由時報)

【內文】
隨著中國近年致力於改善空氣汙染問題,連帶提振天然氣需求,加上日本重啟核電廠使其對液化天然氣進口量下降,今年1至10月,中國天然氣進口量已增長33%,取代日本成為最大進口國。
據《路透》報導,根據中國海關總署數據指出,今年1至10月,中國透過管道和液化天然氣形式進口總量為7206萬噸,較去年同期增加3分之1。而根據Refinitiv Eikon的船舶追蹤數據,日本同期的進口量為6935萬噸,較去年同期下降17%。
費氏全球能源諮詢公司(FGE)天然氣分析師Edmund Siau便說明,中國當前推動煤改氣是導致天然氣需求上升的主要原因,與此同時,日本重啟核電廠,也正降低對天然氣的需求。
事實上,中國為改善空氣汙染問題,已在去年推動煤改氣,使液化天然氣海外進口訂單突然增加。而儘管當前其在液化天然氣的進口仍落後日本,但可望將在2020年超越。
此外,Edmund Siau也表示,當前有許多供應商正藉此機會向中國大型國有石油公司或新興買家示好,以尋求長期合作,估計中國明年天然氣需求將再增長10%,日本天然氣需求則將持續下降。
【心得
    大陸一直是全球碳排放量最高的國家,近幾年因為持續的開發與快速的經濟增長,碳排放量每年不斷增加,調查指出大陸2015年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佔全球總排放量的29%,甚至比美國(15%)和歐盟(10%)的總和還多;累積排放量也於2016年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排碳污染大國,這不免讓人懷疑《巴黎氣候協定》能否遏制溫室氣體的排放,而大陸的排放量正是全球排放量增減的關鍵。
      研究指出,燃氣所產生的溫室氣體(《京都議定書》所定義)僅是燃煤的60%,因為天然氣在開採、運送、投料等過程中極易外洩,當中的甲烷對於全球暖化的影響比二氧化碳還高,油氣設施在運作時排放的甲烷是地球目前最大的排放來源,因此在開發燃氣發電的同時,應對於其儲存槽、運送管線進行有效的監控管理,避免發生像是美國加州2016年發生的外洩事件,對生態的影響更為巨大,試圖保護環境反而適得其反;但在另一方面,燃煤所造成的重金屬(鉛、鎘、汞)對於動物是有強烈致癌性的,燃氣則不會產生該些不良物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