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二B 龔育婷 06114214
【標題】黃國昌嗆為何不提核四重啟公投
以核養綠:已收到20萬提案書
【時間】2018/11/16
【出處】https://e-info.org.tw/node/215017
【內文】
今(16)日中選會進行公投第16案、通稱「以核養綠」第四場公投意見發表會。由該案發起人之一廖彥朋擔任正方代表、時代力量立委黃國昌擔任反方代表。回應黃國昌質疑「以核養綠」公投內文無法讓核一、二延役及核四重啟,廖彥朋透露,現階段已蒐集20萬提案書支持重啟核四。
對於外界散布核廢料處理很簡單,可以一人一瓶帶回家的說法,黃國昌重砲轟清大核工學者不負責任,世界先進國家除了芬蘭特殊地質外,均無法處理,但學者只會畫大餅的說,這個以後都辦得到。
16案意向不明? 正方:已收集20萬提案重啟核四
「以核養綠」方提出的公投第16案主文為「您是否同意:廢除電業法第95條第1項,即廢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之條文?」
對於這項條文無法達成啟用核四,黃國昌質疑,正方為何不發起重啟核四公投,或是核一、二延役公投,才能讓社會真實面對核能風險、及對後世的責任。
黃國強調,他不是在為民進黨政策辯護,非核家園是過去二、三十年來長久討論達成的社會共識。對此,廖彥朋反駁,去年八一五大停電後,民意已經轉向,民調顯示六成民眾支持核電,年輕人甚至高達七成。
「實際上在我們推動廢除電業法95條第一項的同時我們也在同時推動(核四重啟公投)當中。」廖彥朋表示,他們在推核四重啟的公投,已蒐集提案書高達20餘萬,是當年廢除核四的二倍以上,顯示民眾對於核四的期待。
黃國昌回應,核四興建過程太多問題、被譏為拼裝車,擁核的前政府時期進行的試運轉也沒通過,文件待補。2016年核二廠大修剛結束,隨即發生避雷器箱爆炸事件,原能會調查至今無法給出確定答案。在這種情況要求無條件支持核電,是不負責任的作法。
以核養綠不看好天然氣、再生能源 強調核能才是選擇
辯論一開始,廖彥朋首先以台灣是孤島,宣揚核能與燃煤才能做為穩定、便宜的電力來源展開,但他強調「減煤唯一的工具就是核能」,核、煤只能二選一。
至於天然氣,他提醒去年發生八一五大停電的大潭電廠機組就是使用天然氣。反觀核能使用多年,「從未奪走一條人命」。
黃國昌表示,「以核養綠」提出的核能20%、燃煤40%,再生能源10%,天然氣30%說明這比非核家園目標的燃煤更多,減碳效果更差,以核一、二、三廠過去多項核安事件提醒核能不像專家聲稱的安全。對於廖彥朋以核燃料裝填一次可使用一年半,燃煤、燃氣、再生能源供應均有風險,黃國昌反問,三座核電廠被攻擊的話,風險會低於天然氣嗎?
黃國昌指出,核電成本並不是只有1元,加上除役至少2.43元,這還是在除役成本被低估至少3000億情況下的成本。日本智庫評估福島核災處理費用還要6-20兆台幣,「核電並不便宜」。廖彥朋則指出,幾兆元會分攤在所有電力,重啟核電後電費是下降的,核電是最便宜的。
核廢料一人一瓶 黃國昌砲轟清大核工不負責任專家
辯論最後一段,黃國昌重砲轟向核工系教授。他指出,之前有人散布除役沒有困難、核廢料很安全,可以一人一瓶帶回家的說法。他問,「這是清大核工系教授支持的嗎?」
他問,核廢料處置這麼簡單,為何到現在科技先進國家無法處理?除了芬蘭有特殊地質外,美國猶卡山核廢料永久貯存場至今共和、民主兩黨均不贊成,台電、原能會也提不出核廢料最終處置計畫。
他嗆最專業、理性的清大核工應該拿出核廢最終處置計畫,不要「天空畫大餅」,說有第四代反應爐可以讓核廢料變不見,連能不能成功、要花多少錢都不知道,就要民眾買單。
【心得】
離九合一及公投選舉只剩一個禮拜,各公投之政見發表會也差不多到一段落了, 而以核養綠的公投案結果將會是決定台灣未來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因素,以核養綠的呼聲頗高,看來已經成了定案,但以核「養綠」真的可行嗎?這是我的疑問。而在公投的主文及政見發表會上,正方似乎都未對如何養綠做回答,只將焦點放於核電的好處及火力發電多如何殘害人民,這樣的論調是否有為「以核養綠」這口號的初衷,又或者這只是個騙局?
能源問題乃依專業性問題,若貿然交給全民公投決定,以人民自身喜好決定是否太草率?幾年前,非核家園似乎已成了共識,而非核家園的政策決定及發展是一長期評估過的社會共識,卻在去年大停電的意外後,民意急轉直下,大票人轉為擁核,老實說我不是明白這樣的民粹風氣到底要毒害台灣多久,去年的停電原因跟電力不足完全無關,就是一意外,卻被有心人士惡意操作成因電力不足才導致跳電。
而在談論到核電廠存廢議題中最具爭議的問題─核廢料儲存問題,核廢料儲放在蘭嶼長達已近三十年,然雖說儲放於蘭嶼的核廢料為低階核廢料,但必須說,核廢料儲存場在一開始興建時就存在許多爭議,先是欺騙當地居民為罐頭加工廠可增進經濟效應,再者又承諾蘭嶼居民最晚會於2002年將核廢料遷出蘭嶼,甚至近期又想降低租金,而補償金這部分,本是天經地義,卻遭擁核人士抹黑為為蘭嶼人好、蘭嶼人死要錢、若是不想核廢料放置於蘭嶼就不應該收回饋金等等的,這種言論鋪天蓋地的存在及蔓延於台灣社會,蘭嶼核廢料儲放問題牽涉到的不只是科學及安全的問題,更多的是社會及政治問題,在大多數人享有穩定供電及低廉電價時,卻漠視蘭嶼人的權益,不是不能擁核又或者擁核就是十惡不赦,而是在擁核時是否應該要同時解決核廢料問題呢?不可否認每一種供電方式都有風險存在,但當風險只為少部分人須承擔,但利益卻是大多數人一起享受時是否太過於自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