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8日 星期日

第五次大事記

政二B
劉志謙 06114208

首見! 浮游植物入侵北極海域 科學家憂生態巨變



2018年10月22日
環境資訊中心綜合外電 
https://e-info.org.tw/node/214573

衛星畫面紀錄下北極海域不曾發生過的現象。數十億植物、微生物體,正慢慢向北擴散,進入過去終年冰封、從未有浮游植物出現的北極海洋。
科學家預測,這很有可能劇烈改變整個生態系統。然而隨著氣候變遷影響,北極海冰減少,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這樣的趨勢很可能繼續下去。
一份衛星影像研究顯示,這種春季北極海洋浮游植物大量增生的現象,過去從來沒有發生過,而且以每十年緯度1度的速度向北擴張。
從該研究還可看出浮游植物在春季增生期間的初級生產力——也就是將光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速度——正在成長。研究團隊發現,北極海浮游植物的初級生產力在2003年至2013年間增加了31%。
前一波年度冰川大退縮和較薄的浮冰群為浮游植物提供有利的生長條件。研究團隊發現,現在浮游植物的生長期比1998年長了17天。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拍下了2018年7月浮游植物增生的合成影像,並表示:「影像中藍綠色和綠松石色的部分很可能是球石藻(coccolithophores),一種可以分布到水面以下50公尺的浮游植物。」
大規模春季增生意味著浮游植物將與其他物種競爭光和養分,可能劇烈改變過去終年冰封的生態系。
「如果浮冰在夏季完全消失,將會影響浮游植物的春季增生的狀況,」第一作者、加拿大魁北克市拉瓦爾大學博士生雷諾(Sophie Renaut)說,「我們無法準確預測變化狀況,但肯定會劇烈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喬治亞大學海洋科學教授雅格(Patricia Yager)表示,研究團隊觀察到的浮游植物增生現象,如果遠早於動物覓食浮游植物的時間點,那後果可能相當嚴重。
「(食物供給與覓食)時間對不上的現象可能衝擊北極食物網,不僅影響當地動物和當地居民,也會影響依賴這些北極資源的遷徙物種。」

心得:
   全球暖化不斷帶來負面效應,北極融冰的情況就是其一日益嚴重的事件,不僅僅是北極圈的生物生存受到威脅,其所帶來的警訊更牽扯到許多問題,像是浮游植物的擴散造成陽光所提供的養分被奪走,威脅到了海底其他動植物的生長空間。
   暖化的問題在過去好多年不斷的被提起,許多報導都指向一些概括性以及不夠周延的解決方式,但資本主義結構下的企業和工業所產生之污染明顯更是首要迫切的議題,不過卻少被提起,更不用說帶頭做起改善。人類通常還沒禍到臨頭都不會覺醒,這也是為何大企業家還能如此囂張跋扈不顧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