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第二次大事記



姓名:郭安柔
班級:政二B
學號:06114221
出處: https://e-info.org.tw/node/214302
       環境資訊中心
日期: 20181003
【標題】防空氣品質惡化 高雄市稽查開罰五業者
【內文】
每到秋冬季節,高雄市空氣品質惡化,高雄市政府環保局9月中旬提早因應,並對污染大戶做稽查,截至101日,已對5業者開出合計15張罰單,開罰將近新台幣80萬元的罰鍰。
因應今年空氣品質惡化好發季節來臨,高雄市環保局自9月中旬結合環保、消防、勞檢、工務及經發局等單位,展開為期7週的聯合稽查專案。
環保局今天表示,統計截至101日,已執行五家工廠並開出空污、廢棄物及勞安等3類共15張罰單,總罰款金額約80萬元,並追查業者漏報的65萬元空污費。
環保局說,這波稽查行動鎖定空污大戶,稽查小組一日到中油大林廠稽查,發現有製程設備元件洩漏、違反事業廢棄物貯存清除處理規定等缺失,依違反空污法及廢清法等規定裁處,另外涉及採樣送驗者,環保局說會在檢測後視結果裁處,如違規會限期改善。

【心得評論】
台灣的空氣汙染一直是大家長期爭議不休的議題。它的重要性自然不必多說,直接攸關到人民的健康問題,近期甚至被許多候選人拿來作為競選的主打政策。爭吵了這麼多年,但每到冬季,尤其西部還是霧茫茫一片,懸浮微粒多到嚇人。剛開始的新聞媒體及社會大眾多把矛頭指向對岸,將問題歸咎於東北季風將這些有害物質吹進台灣,然而經專家學者研究過後,卻發現其實高達七八成的空汙比例是台灣自身產生的,而其中又以工廠排放及交通廢氣佔最多。因此,政府若想改善空汙,除了政策規劃要完善,其實我認為對於工廠排放空汙的處罰似乎還是有些太輕微了,許多工廠罰不怕,一罰再罰仍舊沒有起大太大效果。再講到政府最近推行的2025非核家園政策,再生能源發電目前仍受制於技術的限制,可以擴展的空間未知,短期內還是得以核電及火力發電,但核能不可否認地潛在危險性高,又加上許多人反核,到頭來可能又得回到火力發電,使空汙日益嚴重。我認為政府對2025要達成非核家園的目標要秉持著謹慎的態度,對於近期有民眾提出以核養綠的提議也未嘗不是個可以考慮的方案,切莫到了2025雖達成非核,卻造成更多的空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